黄清卫
“破”与“立”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左传·昭公十七年》亦云:“彗,所以除旧布新也”,而今,高口碑港片电影《破·地狱》赋予了它们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其一,深陷中年危机的经纪人魏道生,在生活重压下经历了“破”与“立”的蜕变。
魏道生,一位曾经的婚庆经纪人,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他的婚庆事业摧毁。各种开支等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绝境之中,他不得不踏入了“破地狱”这个鲜有人知的行业。
起初,道生如同一只迷途的羔羊,对殡葬行业一无所知。在接第一单生意时,他更是造成了很大麻烦,然而正是那些教训让道生在挫折中迅速成长,他开始思考,学会创新,在“破”中找“立”。
深受丧子之痛的甄小姐的出现,为魏道生的“立”提供了契机。他的帮助,让甄小姐从内心的桎梏中走出来,找回了生活的希望。这一举动,正是魏道生在“破”中寻找“立”的成功实践。
其二,文哥与儿子、女儿间的亲情至爱,在生离死别中演绎着“破”与“立”的悲喜剧。
文哥是一位喃呒师傅,他靠这份工作养活了一双儿女,却从未真正走进过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家长制作风、冥顽不化的内心以及封建专制的思想,让儿女们受尽委屈。儿子郭志斌在父亲的逼迫下子承父业,女儿郭文玥则因父亲的“传男不传女”思想而梦想破灭。兄妹之间因父亲的偏爱而互生怨气和嫌隙,家庭关系十分紧张。
然而,在文哥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经过一些事情,父女二人在互相磨合中逐渐冰释前嫌。文哥去世后,他指定魏道生为自己超度,并将殡葬营业执照交给了他。这是对魏道生的信任和认可,更是文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破”与“立”的深刻领悟。
魏道生谨遵文哥遗言,让文哥的一双儿女为父亲超度。这一举动挑战了那些因循守旧的法师们的底线,却彰显了魏道生与文哥儿女们大胆的“破”与“立”。他们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和禁锢,更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和发展。
其三,影中的小人物与大世界在“破”与“立”中共同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魏道生、明叔、文哥、郭志斌、郭文玥等一众小人物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生死和温情。他们虽身处平凡的世界,却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境。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矛盾无处不在。电影中的矛盾冲突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黑暗、光明、善良、温暖和残酷。只有在矛盾和冲突中,人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勇敢地迈出“破”的步伐,寻求“立”的可能。
文哥从师承破地狱这门手艺起,只知道“破”,却未曾思考过它未来的“立”。然而,在生活的磨砺和家庭的变故中,他逐渐领悟到了“破”与“立”的深刻内涵。
“黄泉路上无大小”,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归宿。而“破·地狱”之破,就是象征喃呒师傅挥动火剑破瓦,带领亡灵越火而出,得以超度。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而“立”,则是革新和发展。
电影《破·地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生死、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故事,诠释了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勇敢地迈出“破”的步伐,寻求“立”的可能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