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大脑” 练就“最硬拳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刘质琦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提升破案打击效能是株洲公安实现“争当公安火车头”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警务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县主战”等要求,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统领,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十个清零”行动,全面加强实体化侦查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指挥协调刑事案件侦查的“最强大脑”、打击处置各类犯罪行为的“最硬拳头”,不断夯实“智慧刑侦”基石,进一步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2024年,全市“盗抢骗”等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8.99%和26.1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9.8%和38.4%。

    突出实战导向

    打造“最强大脑”

    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市公安局全力打造刑事侦查“最强大脑”。

    对重大突发案事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即时响应、快速合成、同步上案、实时支撑,推动年内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现案破案率达100%,命案、两抢做到即发即破。

    2024年3月15日,经开区某小区100余户空置商品房的墙面预埋电缆线被盗,这给群众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市公安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决定由侦查中心勘研分中心牵头开展现勘工作,组织天元、荷塘、石峰、经开分局的专业警力,对被盗现场分区域进行详细勘验。

    运用多手段合成作战,专组案迅速锁定嫌疑人周某某并固定了相关证据,后将周某某和3名同伙抓获归案。经审讯得知,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该4人团伙流窜于湘赣两省多地实施盗窃20余起,涉案金额达50万余元。

    这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侦查中心牵头重大突发案事件研判侦查,对线索指令开展二次研判,统筹市县力量开展专案侦办、专项攻坚。同时,分类研判施策,实行挂图作战,提升打击质效。

    聚焦打防一体

    练就“最硬拳头”

    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防制打,市公安局深入推动打防一体化练就“最硬拳头”。

    以“预警劝阻再快一分钟”为目标,侦查中心强化科技支撑,在发现群众被骗的第一时间,迅速进行电话劝阻、短信提醒,同时向辖区派出所推送预警指令,组织派出所民警实施“面对面”精准劝阻。

    2024年11月11日,茶陵县湖口镇的龙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要求龙女士转款至安全账户接受调查,否则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侦查中心一边将指令下发至辖区湖口中心派出所前往劝阻,一边电话联系龙女士。龙女士的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民警只能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对方。

    千钧一发之际,派出所民辅警终于在某银行网点找到正准备转账的龙女士,避免了一场被骗35万元的悲剧。

    汗水浇灌收获。2024年,累计预警劝阻122.6万余起,涉及金额8330万余元,其中紧急处置为群众挽回损失516.6万余元。

    近年来,在市公安局的组织推动下,全市相关行业部门纷纷组建反诈宣讲志愿者队伍,积极营造全民反诈氛围。充分依托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深化警银、警企合作,极大压缩了涉诈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生存空间。

    借力科技赋能

    夯实“智慧刑侦”

    科技兴警,智慧领航。市公安局侦查中心以“虚拟机构,实体运行”模式,构建了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侦查警务运行体系,打造出“智慧刑侦”新样板。

    侦查中心聚合各类侦查手段、研判资源,让内部警务资源聚指成拳。同时,深化与互联网及金融企业的对接协作,有效运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服务侦查破案。

    2024年4月,侦查中心对重大疑难案件开展深挖拓线、集成攻坚,通过新技术手段成功破获2011年的天元区某金店被盗案。

    该案被盗财物价值约150万元。因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极少,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一直未能确定嫌疑人身份。

    2024年,侦查中心以“清零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勘研一体”工作机制优势,依托“智慧查询中心”班底,于7月初将重点侦查范围缩小到浙江衢州,后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明抓获。

    近年来,侦查中心坚持“勘研一体”,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为大量重特大刑事案件、敏感案事件的顺利处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命案积案攻坚以及“云剑”“利剑护蕾”“团圆”等专项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发挥侦查中心人才孵化作用,大力培养专业领域侦查研判人才。

    “打击更有力、防控更精准、处警更高效,这是侦查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刑侦支队支队长杨帆如是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