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街巷 赋能文化新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曾彦予

    日前,芦淞区贺家土街道麻园巷开巷仪式举行。这里既有本地人熟悉的老建筑,也有株洲人爱吃的老字号,还新建了紧跟潮流的“打卡点”。浓厚的历史文化赋予了老街巷新活力,保留下来的市井烟火气,让浓浓的乡愁在人们心中延续。

    要保护“形貌”,也要留存“记忆”。在麻园巷这条老街巷周边,是株洲市主要工业厂矿职工的生活集聚区,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记忆。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波兰专家宿舍楼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设施。只有还原历史的样貌,才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而还原旧貌并非简单地把建筑形态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还要尽量再现当年的生活场景,最大限度地保留当地独特的文化风貌。见人、见物、见生活,讲好乡愁故事,才能让老街巷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成为本土文化新标志。

    要整理“面子”,也要提升“里子”。在当地人印象里,麻园巷是一条逼仄的小巷,曾是人流量大、环境治理难的代表。但如今,麻园巷经过改造,颜值大幅提升。除了改善环境,贺家土街道还在充分尊重城市记忆、保留原生业态和老字号品牌的基础上,对麻园巷各麻辣烫门店的门头及临建外摆硬件设施等方面融入时尚元素。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可以避免千城一面,让老街巷“有里有面”、特色鲜明。

    要“留下来”,也要促其“活起来”。麻园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被誉为株洲最好吃的麻辣烫。麻园巷开街,将以麻辣烫一条街的全新面貌,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植入有特色的业态、完善服务功能,才能激发持久的生命力。老街巷改造不仅要算文化账,也要算经济账。将老街巷打造为集文化展示、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综合体,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创新模式,让老街巷“活起来”,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

    老街巷活了,新业态多了,人气更足了……历史是城市独特的记忆,唤醒老建筑,塑造新风貌,努力打造神形兼备的城市特色,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