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警务”情牵“大民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齐卫国

    通讯员/马文俊 张琼

    2024年,株洲市公安局渌口分局“110情指中心”的6名民警和9名辅警,一年366天,8784个小时始终坚守在110报警服务台。这一年,渌口公安110台话务量为46600余起,有效警情总量达到13800余起。其中,刑事警情200余起,治安警情300余起,交通管理及事故类警情5200余起,其他纠纷、求助类警情8000余起。他们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度融合各警种力量,成功搭建起一座坚固且温暖的公安机关与民众“连心桥”,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与信赖。

    破要案:

    “小群体”里连着“大情怀”

    在大案侦破的战场上,渌口公安情指中心构建了一套精密高效的大要案件侦破机制。在情指中心调度下,网安、刑侦、治安、经侦等警种紧密协作,形成强大的侦破合力。2024年发生的3起损失高达10万元以上的盗窃案,均在短时间内成功告破,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万余元。发生在去年7月31日南洲镇胡某家中被盗数十万元的案件,从接警的那一刻起,情指中心迅速调度,启动侦破程序,各部门协同作战,经过紧张的22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赃款11万余元,并将全部尚未变卖的金器如数追回,涉案总价值达70余万元,展现出了渌口公安应对重大案件的强大实力与高效执行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渌口公安积极作为,通过“一项目一民警”机制,为辖区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精准、贴心的点对点服务。2024年全年,先后侦破南洲镇和古岳峰镇基站设备被盗案、南洲工业园电缆线被盗案、龙船镇工地建材被盗案等22起涉企案件,成功追回被盗财产,最大限度地挽回了企业的经济损失,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去年1月2日,110台接到报警,渌口区南洲工业园的钰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笔记本电脑被盗,电脑内存储有大量重要企业数据资料。南洲派出所项目警官刘杨、李正东接警后,加班加点,仔细调取案发周边大量监控视频,通过细致的分析比对,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龙某并将其抓获归案,确保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完整。

    解民忧:

    “小警情”里连着“大民心”

    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环。2024年,渌口辖区共接报矛盾纠纷类警情4008起。情指中心采取提前干预,加强前端调度,全力做好每一起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工作,坚决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悲剧的发生。7月22日,110台接到渌口镇颜女士的报警求助,其遭遇一位男性朋友的纠缠骚扰,生活受到严重困扰。渌口派出所民警周到、谢威迅速行动,经过与涉事男子进行深入沟通,开展法律宣讲教育,最终成功促使男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调解并当场删除了颜女士的联系方式。颜女士对民警的高效处置感激不已,次日便送上锦旗表达诚挚谢意。

    走失寻人工作,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希望。渌口公安在这方面成绩显著,累计帮助群众找回197人次走失、离家出走人员。2024年5月16日18时许,110台接到淦田镇谢女士的紧急报警,其81岁的公公上午出门后一直未归。接警后,淦田派出所民警李峰、苏禛和辅警肖新军立即行动,顾不上吃饭便投入到紧张的搜寻工作中。同时,渌口公安情指中心迅速调度网安大队通过视频监控协助查找。淦田、朱亭两所警力迅速分组展开搜索,历经3个多小时,终于在朱亭镇百树湾附近的山野草丛中找到了身体虚弱但生命体征平稳的老人。老人家属第二天便送上锦旗,这不仅是对民警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渌口公安为民情怀的生动诠释。

    搭桥梁:

    “小窗口”里藏着“大安全”

    在窗口服务方面,渌口公安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去年,针对不同群众的特殊需求,累计开展延时服务、加急服务、上门服务等49次,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办证难的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温暖与关怀。2024年9月23日上午,渌口公安户政窗口接到群众潘先生的求助,其居住在石峰区的93岁外公倪某因重症住院治疗,身份证丢失后无法办理医保等手续,而89岁的外婆黄某也因行动不便丢失身份证。了解情况后,渌口公安人境大队迅速上报此情况至情指中心,通过协调启动上门服务机制。次日上午,民警谭家辉携带专业设备,先后前往老人家中和医院,经过多次耐心拍摄和反复指纹采集,成功为两位老人补办了身份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渌口公安的民辅警们用实际行动,精心编织起一张严密而温暖的民生安全网。每一次接警处警、每一次案件侦破、每一次纠纷调解、每一次寻人救援、每一次交通疏导、每一次企业护航、每一次食药安全守护以及每一次窗口服务,都凝聚着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