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智勇
2024年12月27日上午,神农城延年酒店15楼B厅会议室,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学员的“年终Party”在此举行。
退居二线后,他收了一班“高龄”学生
袁文松在株洲画界颇有名望,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学习山水画,曾在艺术类顶级学府中国美院深造,又在大企业担任过设计总监,无论实用美术还是纯艺美术都有极高造诣。
2014年,他急流勇退辞去工作,将精力全部放在钟爱的绘画上来。也正是那一年,他应邀担任了市老年大学国画班教师。“独乐了不如众乐乐!”袁文松说,一人搞创作不如带着一群人搞创作有意思,他当初愿意去老年大学带班也藏了点私心,外出写生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结伴,便是他的“私心”。
带国画班10年,300多名银发学员在袁文松的指导下学有所成,还有不少学员获得了省奖、市奖。
陈娅玲:老来重拾儿时梦,越活越通透
“不是一时兴起,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画画。”今年63岁的陈娅玲是袁文松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谈及绘画,她兴致盎然。
陈娅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她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画家,没能走上艺术道路,成为她的遗憾。“我父母是‘田厂’(现中车株机)职工,为了父母安心,我高考填报志愿时尊重了他们的意愿。”陈娅玲说。
退休后,陈娅玲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市老年大学国画班。“陈娅玲肯下苦功,为了学好画画,她反复临摹《芥子园画谱》里的山石、树木,笔触和构图深得其法。”袁文松点评道。
上半年,陈娅玲在云南省自驾50多天,在当地创作的写生作品《山里人家》层次分明、笔触老辣、意境悠远,得到了导师们的一致认可。
蔡莉娅:坚持学习,给孙辈们做榜样
蔡莉娅是机关退休干部,她调侃,两个小外孙是她学习绘画的“引路人”。
“我退休那年,给两个外孙报了绘画兴趣班,我自己也报名了市老年大学国画班。”蔡莉娅说,自己从未学过绘画,之所以报名绘画班,是为了能够陪外孙一同练习。
不得不说,蔡莉娅是一名“天赋型选手”,在老师袁文松的悉心指导下,她画技提升很快,其创作的山水画《太行雅韵》获得首届湖南省地质界文化周书画作品展一等奖。在本次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年终作品展上,蔡莉娅带来的一幅8米长的画作,惊艳全场。
对话
记者:您觉得学习绘画给学员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袁文松:我接触过很多刚退休老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心浮气躁,浮躁来源于从忙到闲生活状态的改变,来源于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而绘画能陶冶情操,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寄托的新事业,另外,绘画写生也是一种旅行,看遍祖国大好山河又锻炼了身体。我有几个学员患有轻度抑郁,这两年跟着我四处写生,抑郁症基本被治愈。
记者:不少老年人对学习绘画感兴趣,您有什么建议?
袁文松:画技的提升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习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瓶颈期,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多看名家作品、多走出去写生,找到突破的契机。山水画讲究对话大自然,要想作品有灵气,非得亲身前往、置身其中,才能找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