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正明
通讯员/廖培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事关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
一年来,株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履职本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员培训,持续提升业务素质能力
忠诚是纪检监察机关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是纪检监察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始终不渝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是履职尽责的重要支撑。针对当前反腐败斗争中“新型腐败和腐败隐形变异、手段翻新”的新挑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条例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全市新任纪检监察干部人员较多、业务不熟的“三新”特点,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集中培训、跟班轮训、跟案实训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让纪检监察干部边学习边战斗、在战斗中学会战斗。
练为战,不为看。培训立足专业化、针对性、实用性,课程根据参训学员日常工作需要量身定制,授课老师均由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担任,实现了授课内容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授课形式课内和课外相贯通。
2024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32批次,8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专业培训,纪法素养和履职本领不断提升。
优化结构,向协作联动要战力
“攸县农业农村局原党组成员吴利辉利用职务之便侵害群众利益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去年7月,在“清廉株洲”通报的4起“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中,这起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与攸县纪委监委通过“组地联动”监督查办的案件备受关注。
“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县纪委监委分别在问题线索源头、案件处置末端发力,提高了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组地联动”不仅提高了区县纪委监委发现行业领域问题的精准度,也解决了纪检监察组在案件办理上人力不足的问题。
市纪委监委致力提升纪检监察队伍整体作战能力,有效运用“组地”监督办案模式,加强“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消除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监督壁垒,形成强大监督合力,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效率明显提升。
同时,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完善县乡片区协作机制,共设置42个片区协作组,形成“室组地”更紧密地联动互动,有力破解了“人少难监督”和“人熟监督难”等问题,促进县、乡两级纪检监察力量统筹。
刀刃向内,不断加强自我监督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进一步管好“自己人”、严防“灯下黑”,不断健全严管严治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刀刃向内”强化自我监督,不断擦亮纪检监察队伍清正廉洁底色。
去年10月25日晚8时,市纪委监委一批党员领导干部同时收到作风抽查通知。这是市纪委监委根据省纪委监委“12条负面清单”要求,由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对“自己人”是否在工作日违规饮酒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市纪委监委持续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常态化开展“12条负面清单”、与私营企业主交往“八个严禁”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严于律己。去年,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会风会纪等内部监督检查38次。
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聚焦监督执纪执法等权力运行环节,紧盯日常监督、案件查办中打招呼说情、泄露案情等问题,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与党风政风监督室、机关党委等机构内部监督联动,强化人大、政协、审计、特约监察员等外部监督手段,不断扎紧自我监督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