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事办好 让群众满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周蒿

    “马路下面是有黄金还是有古董?”日前,针对城区多路段占道施工问题,多位市民在网络上“吐槽”。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燃气管网改造等工程,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但群众的“吐槽”声,映射这一民心工程给部分市民带来的不便。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1月11日,市委主要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选取若干占道施工路段进行了调研检查,发现部分施工点存在管理粗放、围大建小、围而缓建等问题。

    仔细探究,不难发现,群众的意见,不是对改造项目的实施,而是针对部分项目没有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只顾施工便利,一围了之,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现象。减少对市民的打扰,把施工影响降到最低,应该是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工作原则。

    这样的事情不唯独此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一些部门和干部没有倾听群众呼声、没有找准群众需求,才导致好事办不到点子上、好心没能换来群众满意。

    把好事办好,要在群众不满意处多下力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次考察中谈道:“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针对不足,要善于从群众的种种不满意中“照镜子”“正衣冠”,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顺乎群众的心意。

    把好事办好,要畅通表达渠道,让群众的不满意被看见。群众抱怨的“槽点”,很多时候就是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盲点,社会治理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真实地反映出了我们工作中的漏洞、不足以及与群众期望的差距。保障群众的意见有地说、有回应、有人管,城市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好。

    群众的不满意,细碎而具体,认真倾听,才能有效解决。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解决这些不满意中,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让群众在一桩桩小事中“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