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作画为学校校庆献礼。 记者/戴凛 摄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24年,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株洲市特教中等职业学校)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笃定前行,硕果累累。
2025年,学校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每一个挑战与机遇,开创学校和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彩的篇章。
①
党建引领 创新推进家校社共育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建工作紧扣时代脉搏,以“百校联百区、千名党员示范课、万名党员进万家”活动为抓手,不断书写特殊教育领域党建引领新篇章。带领学生赴盛康颐养老院志愿服务,成效显著,养老院环境改善,老人感受温暖,学生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和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孩子共度端午节,两校学生互动紧密,共话爱国情;党员教师示范课整体进展顺利,众多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涵盖各学科。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学生参与度高,有效发挥了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了教学质量;党员教师家访效果好,党员教师们积极行动,覆盖众多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与家长密切沟通,增进家校联系,为学生成长提供更有力支持,促进教育合力形成。
②
高质量发展 办学经验在全国推介
学校秉持“为孩子未来奠基,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从生命关怀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为基础,提出“三育”的育人思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生活教育:从生命关怀出发感受美好;劳动教育:以特色课程培养生活技能;职业教育:助力学子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2024年10月15日,《中国教育报》以《因材施教,为特殊孩子绘就美好人生》为题,报道学校的“三育”经验。学校敢为人先,勤于探路,不断深化医教融合、普特融合、职特融合、产教融合、信特融合和教培融合,形成学校融合教育的现代特殊教育高质量素质育人体系;2024年10月24日,《湖南日报》以《呵护“折翼的天使”,圆梦“出彩的人生”》为题报道了学校的“六合”融合教育经验。
③
领导调研 关怀学校事业发展
这一年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残联、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以及株洲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何恩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瑞丰等市领导先后来校调研,详细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学生生活等情况,与师生亲切交流,倾听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充分彰显了省市各级领导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怀与重视,推动学校在特殊教育领域不断迈向新台阶。
④
校庆系列活动 展现特校风采
回顾学校4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学校办学成绩,传承学校优良传统。这一年,举办了“勇毅前行,放飞梦想”主题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教育教学成果展、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庆祝大会暨优秀教师颁奖活动,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特校师生的独特风采。同时,学校对在特教岗位上坚守多年、贡献卓越的教师们进行了表彰,包括从事特教工作30周年的教师、业务尖子、担任特教班主任20周年的教师以及功勋教师。激励全体教职员工继续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力量,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⑤
职业教育 迈入全新篇章
这一年,学校对智慧校园、录播室、演出厅、陶艺馆、茶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新改造田径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为扩充学位创造了条件。扩充了51个学位,在校学生数量实现大幅增长,从上半年的293人扩招至344人,增长率达17.4%,教学班级已达34个,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这一年,株洲市特教中等职业学校挂牌成立,并成功申报茶艺与茶营销专业。通过大力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3+2”中高职教育模式,打开高等教育升学通道。建立了与湖南陶瓷技师学院“3+3”预备技师培养模式,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还与株洲市仁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株洲益商控股集团、湖南炎佑农业有限公司、湖南丁窑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株洲市互联网直播基地(总部)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⑥
培养队伍 教师硕果累累
这一年,学校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培训和名师培养工程。学校全年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近100人次,并承办了1个国培项目;组织教师参加了5个国培项目。
全校教师教研成绩硕果累累。14人参加了省市精品课教学比武,获省教学比赛一等奖3人,市教学比赛一等奖5人。参加省教育学会论文共21人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株洲市教研教改优秀论文基础论文,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案例共20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
何果老师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邱萄元老师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⑦
关爱师生 幸福指数节节高
通过大力开展关爱学生行动,为特殊孩子保驾护航。学校协调多方力量,促成曲尺村株洲市特校门口马路集市整体搬迁至马路对面,确保株洲市特校孩子安全上学路。学校全面落实“三免四补”政策,推进学生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全年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501人次,发放补助金21.8万余元;学校所有学生实现了全免费入学,全年中职免学费金额共计20.04万元。
学校还组织全体教职工赴瓷都醴陵开展“踏春向阳去,采风撷芳归”春游活动;赴长沙李自健美术馆、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秋韵悠长,教心相连”秋游活动。注重增强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开展“快乐工作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工间操打卡、中西医健康理疗、心理辅导讲座等活动;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特殊节日给教职工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⑧
持续发力 统筹推进区域特教发展
这一年,学校承担“国培计划(2024)”株洲市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全年开展志愿送教、巡回指导、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交流研讨等19次,大大提升了我市资源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49%;推动减少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占比数量、提升送教上门服务质量,全市送教上门的占比已从2023年的12.57%下降到2024年的10.36%。
株洲市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举办孤独症儿童家校社共育活动,推动社会资源协同特殊教育发展;指导株洲市何果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在渌口区、醴陵开展送培送教送医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推动了当地特殊教育发展;攸县特校医教结合工作落到实处,攸县中医院特校门诊部正式挂牌成立;攸县特殊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⑨
交流活跃 学校影响力不断攀升
这一年,重庆丰都县政协及县特校、内蒙古乌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省各市县特教学校考察团、湖南省“省培计划(2024)”市县高中青年骨干校长工作坊学员、国际聋人教育专家团队以及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纷纷前来考察交流,在特殊教育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深入探讨,共享经验与理念,拓宽了学校的发展视野,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还积极与高校携手,助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华中师范大学雷江华教授、徐添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曹漱芹、湖南师范大学陈杰等高校专家先后来学校讲学和指导。学校积极对接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陶瓷技师学院,探讨交流高中、高校衔接教育,助力学生升学。促进了学校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⑩
捷报频传 高考、就业双丰收
这一年,大家再次见证了特殊学生们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力量。2024年高考,学校首次有4人同期考入长春大学;听障生就业率达100%,智障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学校学生参加国际聋人教育与就业研讨会专业技能展示,岀色的陶艺、茶艺表演,精美陶艺的作品,受到世界各国聋人代表的青睐,国际友人与我校校师生互动,赠送学生礼品,让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湖南省首届残疾人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学子进行了茶艺展示及陶艺拉胚展示,在闭幕式上进行茶艺节目表演,并在校内承办非遗推介会,均获得了省市残联领导的高度赞扬及外界一致好评;学校选送的戏曲节目《我也能行》在湖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一等奖、舞蹈节目《再见儿童团》获二等奖;学生在2024年株洲市“至美杯”比赛中,获得10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