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11个月 全市进出口总值226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任远 通讯员/田灏 张世超) 记者日前从株洲海关获悉,2024年前11个月,我市进出口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171.5亿元,同比增长36.6%,出口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进口54.5亿元,增长4.4%。

    企业出海能力再提升

    2024年,我市外贸企业积极修炼内功,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前不久,首批10辆18米纯电客车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发往位于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此次出口莫桑比克的车辆,是中车电动基于18米纯电客车产品,结合莫桑比克客户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开发的纯电动BRT车辆。

    中车电动除了向莫桑比克客户提供整车产品外,同时还提供了专业化培训服务。首批4名莫桑比克工程师已在中车电动工厂、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株洲公交基地等地开展了为期近3个月的培训,深入学习了车辆驾驶、车辆维保等相关知识。

    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份,株洲对非洲国家进出口6.1亿元,同比增长5.2%。

    同期,株洲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2.7亿元,增长26.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49.1亿元,增长76.9%;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26.6亿元,增长33.9%。

    外贸保稳提质举措促效能

    醴陵仙凤瓷业负责人日前从株洲海关驻醴陵办事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AEO高级认证企业证书,将享受全球与我国实施AEO互认的28个经济体、5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的通关便利。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实现了对醴陵陶瓷产业华瓷股份、陶润实业和仙凤瓷业三大龙头的全覆盖。

    “这将进一步畅通公司出口业务流程,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开拓更多海外市场。”仙凤瓷业负责人表示。

    去年1至11月,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出口形势向好。烟花爆竹、日用陶瓷、纺织服装、手用或机用工具、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分别出口3.2亿元、25.5亿元、1.8亿元、17.2亿元、8.8亿元、4.3亿元,分别增长3.6%、20.6%、296.6%、18.4%、18.1%、14.1%。

    株洲海关相关负责人分析,株洲外贸进出口成绩持续稳健向好的背后,来自宏观层面一系列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举措的落地见效。

    近期,海关总署又推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聚焦外贸新动能、进出口优质商品、外贸企业降本提效和跨境贸易便利化四个方面,围绕当前外贸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帮扶举措。

    “比如,上个月起,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的企业,无需向海关办理出口海外仓业务模式备案。这为株洲进一步用好制造业资源禀赋,探索‘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提供助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出海通道扩容有成效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出海通道扩容的成效得以展现。

    “我们积极推动保税物流中心与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的联动。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契机,加强业务指导,支持B保中心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不断优化卡口管理货物,进出区速度更快。同时,通过与广州海关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实现沿海内陆通关互认,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株洲海关监管(保税)科科长饶讯介绍。

    2024年1至11月,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中排名28。湘粤非铁海联运株洲发运514列,同比增长19.14%。株洲到广州(深圳)沿途不停靠,效率堪比公路运输,部分至亚太、非洲、欧美线路已趋成熟。平台仓储保税功能叠加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放大集聚效应,地方外贸业务量水涨船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