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威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今年,醴陵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实‘七个有新作为’工作要求,积极实施‘八大行动’、扎实开展‘两个年’活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12月25日,市人大代表,醴陵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新华接受株洲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今年,醴陵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预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市水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列全国百强榜第32位、第53位,均前进2个位次,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醴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净增制造业经营主体3707户,新增“四上”企业8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位列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第2位。做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章,“醴陵三宝”持续出圈出彩,花炮博览会、陶瓷博览会等活动热点不断,获评“中国生态美食地标小炒之都”“十大湘菜名县”,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城乡面貌蝶变升级,7处黑臭水体完成整改销号,4个“微公园”建成开放,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10公里,完成安防工程397公里。
“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株洲发展的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强、获得感更足,制造名城更加有名有实,幸福株洲更加可感可及。”刘新华表示,2025年,醴陵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以“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和“挑大梁”的担当,力争实现“两个千亿”,突出“六个聚力”,守牢“六条底线”,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力争GDP和陶瓷与新型功能玻璃产业集群规模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刘新华说,将聚力产业提质,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一个千亿、四个百亿、若干十亿”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结合,让“千年瓷都·天下醴陵”更加出彩;聚力争资引项,加大力度策划、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十五五”规划;聚力改革创新,积极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争取烟花爆竹消费税改革政策支持,形成一批具有醴陵辨识度的改革经验;聚力城乡融合,壮大一批本地“生”、本地“养”的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批农文旅品牌,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聚力区域协调,加快建设株醴新城,建好陶瓷装备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包装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推动区域更高水平协调发展。同时,守牢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债务风险、禁毒人民战争、信访维稳、清正廉洁六条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