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正明) 12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书面听取了《关于株洲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民生支出29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5%以上。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等复杂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促发展、抓收入、稳增长,全市地方收入增幅始终高于全国、全省同类市州平均水平。据快报反映,1月至11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2亿元,同比增长1.2%。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5.9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09.1亿元。
一年来,我市坚持多渠引水、精准施策,积极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全年预计全市税收500万元以上骨干税源企业达到550家左右。同时,用好用活增值税留抵退税、加计扣除等政策工具,1月至11月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达10.6亿元。
另外,坚决做到习惯过紧日子,全力打好收支平衡攻坚战,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力增进民生福祉,1月至11月,全市民生领域支出29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7.7%,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比如,安排5亿元支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安排9.8亿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和职业院校提质,统筹安排1.7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中央、省、市战略部署,筹集资金保障大事要事需求。比如,统筹安排3.5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升级改造、服务打造三个高地“4×4”标志性工程、湘粤非通道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