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周帅) 修堤筑坝、除险加固、清淤疏浚……入冬以来,醴陵市明月镇抢抓有利天气,掀起冬修水利建设热潮,为来年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夯实基础。截至目前,该镇2025年冬修水利建设项目开工率超过85%。
12月28日,冬日的暖阳洒满田间地头。来到该镇档梓山村连云组至爱莲组渠道施工现场,数名施工人员穿着雨鞋,站在没过脚踝的泥水里,认真砌筑渠墙。待到明年春耕前完工后,村里480余亩农田将旱能灌、涝能排。
冬修水利,夏保安澜。作为农业大镇,今年,明月镇明确任务、广泛动员、夯实责任、细化措施,打通农田水利设施的“毛细血管”,确保开春后农田能顺畅“喝上”第一口水。
此前,该镇组织专人对辖区水利设施项目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记录发现的需扩容扩建、损毁水利设施项目等情况,建立清晰的排查清单。同时,结合各村农业抗旱保灌实际情况,将老百姓“急难愁盼”、迫切需要整修的山塘、水渠纳入冬修水利建设项目计划,集中人力物力优先进行整修加固。如白果社区文冲坡塘上一次清淤还是上世纪70年代,淤泥过厚蓄水量不足,加之堤坝垮塌冲毁,严重影响到周边农田灌溉。通过加固清淤后,将改善灌溉面积约20亩。
在下湖塘塘堤加固清淤项目现场,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一铲又一铲地将河道内的淤泥、沉积物、杂物等挖出。这口“漏水塘”即将变成“蓄水池”,当地村民筹资筹劳,翘首以盼。明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里通过微信群、横幅等形式,宣传水利冬修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提高村民的认识和支持度,撬动农业大户、企业家、乡贤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村级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目前,该镇75%的水利冬修项目有非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参与度大幅提高。
冬季修水利,来年添底气。明月镇实施节点管控,常态化调度,督促各村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各项目早完成、早受益。并充分发挥老党员、周边农户等群体作用,听取其对冬修项目工程质量上的意见建议,把水利冬修项目做成合民心、顺民意的亮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