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现场。
学院每年举办运动会等各类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肖炎坤 刘婷婷 陈宁婧 供图/湖南航空技师学院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深冬,走进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校园处处生机勃勃。标准化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这里享受着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教育教学跑出“加速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成绩斐然……近年来,湖南航空技师学院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积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高质量“匠”心筑梦的新篇章。
“党建红”引领“技能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近年来,湖南航空技师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统领学院各项工作发展,坚持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党建引领,首要的是政治引领,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湖南航空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格林眼里,学院要高质量发展,要用“党建红”引领“技能蓝”。
固本强基,狠抓落实。坚决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以系统思维谋划部署整体工作,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充分发挥。全院14个党支部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通过专题读书班、警示教育等形式增强全体党员党性修养,不断精研业务知识,打造精品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用理论滋养初心,以思想引领使命。各党支部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支部集中学习研讨44次。推进“匠心党建”品牌创建,全力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活动,开展了学生思政教育“五个一”工程、“三解三帮”师生联心桥等特色党建活动,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匠心铸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必答题。
近年来,在对接服务湖南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湖南航空技师学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已成为全省技工院校的领跑者。
11月27日,湖南省技工教育产教融合暨第一批技工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衡阳举行,由湖南航空技师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智能制造技工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联合了省内6家技工院校及15家智能制造领域的知名企业。”湖南航空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以该校先进的现代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依托,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中国制造向“智造”时代大步迈进。
学院通过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式,积极助推湖南智能制造发展。总投资约2.2亿元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去年,学院与芦淞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航空产业学院,通过与行业紧密对接、课程特色设置、人才精准培养,共同推动航空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和产业升级。
此外,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该院创设了市场调研、统筹保障两项合作机制;共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产学研开发三个基地;搭建了信息交流、实习实训和以赛代训、技能培训鉴定、技术服务四个平台;成功推行了供需合作、技术合作、资源合作、研发合作、经营合作五种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每年培养智能制造技能人才2500多人,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其中,在株洲本地的就业率达到75%以上。”该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学院拥有多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5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15名国家级竞赛裁判。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能精英,走在技能报国和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单位名单公布,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成为全省3家入选单位之一,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技能竞赛舞台上“星光闪耀”
12月8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山东青岛落下帷幕。湖南航空技师学院选手经过激烈角逐,在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方向)赛项中勇夺全国一等奖,同时还获得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本届大赛以“智领时代 能创未来”为主题,经层层选拔,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900余名选手冲进决赛。
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派出5组选手,在4个赛项展开激烈争夺,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电气工程系学生何俊杰、颜广飞在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方向)赛项中获一等奖,教师刘江圣获优秀教练奖。其实,细数之下,这只是该院在国内外获奖的璀璨星河中的一颗。
近年来,学院以优质的教育教学助力学生在技能竞赛的大舞台上“星光闪耀”。通过各级技能竞赛,不断收获硕果,逢赛必胜成为常态,被誉为“技师摇篮,冠军之家”。学院多次被选定为省、市技能竞赛代表队指定培训单位和比赛地,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全省技术比武屡获全国金奖和全省团体总分第一名,众多师生进入全国“十强”或被评为各级技术能手和教学能手。
“技能竞赛不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清表示,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以技能竞赛培育应用型人才,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条途径,也能够更好地为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贡献职教力量。
除了大力推行竞赛,搭乘职教改革发展“东风”,该院持续探索产教融合的新领域、新途径。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搭建平台、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拓展办学资源、提升办学质量,构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专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共赢。
毕业到就业实现无缝衔接
坚持所需即所学、所学即所用。该院引企入校,按“需”施教的办学模式,让学院技能型人才从毕业到就业无缝衔接,实现教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
坚守“办学即办企、毕业即就业”理念,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多元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省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共组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开设企业冠名班,“校企双元、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
学院先后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衡阳特变电工、株洲时代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吸引了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吉利汽车、京东无人机智慧物流飞行服务中心等一批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设备等要素参与到学院办学,众多行业专家、技能大师加入技工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了学院和企业的强强联手。
时光见证前行的脚步,岁月铭刻奋斗的足迹。
一场场技能大赛接连举行,一个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成效显著,一批批“金蓝领”走向社会……湖南航空技师学院已成为人民满意的家门口优质技师学院。未来,学院将努力在建设“在地方有作为、在行业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职业院校”的新征程上,继续奏响新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