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 呵护呼吸健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赵文翰

    肺主一身之气,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肺为“娇脏”,喜润勿燥,又易感外邪,寒热皆所不宜,故肺系病最为常见,亦为民众所困扰。冬至后天气寒冷,自然界进入深藏期,而人体的阳气也在悄然萌动。是养生、防病的最佳时机,尤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慢性咳嗽患者,更需在此时注重调养,以减少寒冷气候对呼吸道的刺激,提升自身免疫力。今天,我们关注肺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调护及肺康复等科普知识。

    天气寒冷干燥

    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寒冷收引,影响气道通畅

    寒冷环境下,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排痰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咳嗽、痰多等症状,甚至诱发哮喘、慢阻肺急性加重。

    空气干燥,刺激呼吸道黏膜

    冬季湿度低,空气干燥,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使其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阳气不足,免疫力减弱

    冬至后为一年中阴气最盛之时,人体的阳气易被外寒侵扰,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阳气更为亏虚,容易反复感冒或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反复发作。

    养阴护阳 固肺健脾

    中医学认为,冬至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此后是进补阳气、固本培元的关键时机。根据《黄帝内经》“冬藏”原则,冬至养生应注重“养阴护阳,固肺健脾”,从而提升抗寒能力和免疫力。

    养阴润肺

    冬季气候干燥,易耗伤肺阴,导致咳嗽、痰少、咽干等症状。此时应通过滋阴润肺的食疗和药膳,如银耳、百合、沙参等,缓解呼吸道干燥。

    护阳固表

    寒冷时节,阳气潜藏,外寒易入侵人体。可通过适度温补,如生姜、羊肉等,提升阳气,同时注意背部和腹部保暖,避免寒气伤肺。

    固脾化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慢性呼吸道疾病多与痰湿相关,冬至时节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中药,如茯苓、薏苡仁等,有助于减少痰湿滋生。

    冬天呼吸病的预防措施

    1.起居调养:避寒保暖

    衣物穿着:增加衣物保暖,尤其注意头颈、胸背部的防护。寒冷天气外出可戴围巾、口罩以防冷风直侵呼吸道。

    睡眠作息:早睡晚起,顺应自然界“藏”的规律。保持室内温暖,但切勿过于干燥,可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左右。

    2.饮食调养:温润平衡

    多吃润肺食物:如白萝卜、梨、莲藕等,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适度温补:羊肉、枸杞、生姜红糖水等能补阳散寒,但不可过度,以免生热化火。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避免加重呼吸道刺激。

    3.中药调理:扶正祛邪

    膏方调养:冬至是膏方进补的好时机。对于呼吸病患者,可来广东省中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膏方如“养肺化痰协定方”或“固本益元协定方”等膏方,滋阴润肺、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艾灸保健: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有助于提升阳气,增强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

    4.运动调养:循序渐进

    选择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功法,可调和气血、增强肺功能。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户外冷风条件下,以防寒邪入体。

    5.情志调养:保持心境平和

    中医认为“忧伤肺”。冬至前后,节日繁忙易引发情绪波动,患者应注意舒缓压力,可通过呼吸调息、静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志。

    养生药膳推荐

    百合雪梨汤

    材料:鲜百合50g,雪梨1个,冰糖适量。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清燥。

    制法:百合洗净,雪梨去皮切块,加水共煮30分钟,调入冰糖即可饮用。

    枸杞羊肉汤

    材料:羊肉250g,枸杞15g,生姜3片。

    功效:温中补阳,益气养血。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后与枸杞、生姜一同炖煮,煮至肉烂后加盐调味。

    白萝卜陈皮汤

    材料:白萝卜200g,陈皮5g,瘦肉100g。

    功效:化痰止咳,健脾养胃。

    制法:白萝卜切块,瘦肉焯水,与陈皮同煮1小时,调味即可。

    据“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