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促创业 株洲今年干了哪些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人社局组织创业培训讲师培训班。记者/何春林 摄

    大学生走进动力谷了解株洲产业。记者/何春林 摄

    人资专家在“就业游”活动中与大学生沟通。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颜小波

    青年就业工作经验与特色劳务品牌登上全国舞台、“春风”送岗帮助1.53万名求职者找到工作、“马兰花”全国大赛捧回一等奖……2024年,我市就业创业领域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斐然。本期“就业创业”专刊进行回顾与盘点。

    青年就业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9月27日,人社部组织召开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市人社局负责人上台分享我市打造“‘就’在株洲有未来”就业品牌,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经验。

    2024年,我市赴武汉、西安、桂林等地高校开展“智汇潇湘·才聚株洲”专场推介会,建立起长效政、校、企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市领导,知名企业董事长化身城市推介官为株洲打Call,邀请青年才俊来株洲干事兴业。前11个月,共收到简历1.95万份,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占比40%。

    “‘就’在株洲,共赴美好。”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肖锦霞说,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擦亮“‘就’在株洲有未来”就业品牌,大力实施“职引未来、创响未来、技兴未来、护航未来”行动,多维度推进政策落实,从引才、聚才、育才、留才等层面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的服务,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株洲不将就、谋高就、创成就。

    93场“春风行动”送岗位

    2024年年初,我市启动了“春风行动·百企万岗”招聘会,人社、工信、残联、总工会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高频次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招兵买马”,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找到满意工作。

    1至3月,93场“春风行动·百企万岗”招聘会成效显著,服务企业6111家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53万人;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笔、8994.3万元。

    万余大学生来株就业

    7月9日,“就”在株洲有未来——2024年株洲市大学生暑期实践营暨就业游活动启动。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在启动式上表示,此次活动契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时代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充分展示株洲的产业实力、良好环境。

    “就业游”推出了“就”要见专家、“就”要知政策、“就”要谈总裁、“就”要上职场、“就”要吃食堂、“就”要看株洲等系列活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就业服务矩阵,吸引800余名全国各地高校学子走进株洲、选择株洲、扎根株洲。来株就业的大学生已由2020年的6000人增至目前的1.2万人。

    创培讲师捧回国赛一等奖

    10月12日,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四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在珠海落幕。我市张凯文、罗玉花团队的作品《产品·价格》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评IYB课程教学设计赛一等奖;王宇轩团队的《绿色先驱,环保先行——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荣获“创办你的企业”课程教学案例赛二等奖。

    此次大赛由人社部指导,全国115名创业培训讲师和389件作品参加总决赛。这是我市在此项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另外,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湖南省选拔赛中,株洲市代表队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株洲市人社局获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人社部门将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创业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已拥有162名创业培训讲师,累计培训6万余名创业学员,在全社会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特色劳务品牌登上全国舞台

    11月21日,2024年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长沙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阳望平上台作典型发言。近年来,我市在培育特色劳务品牌领域闯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聚焦先进制造业等培育技能型劳务品牌;瞄准家政服务等培育服务型劳务品牌;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培育保障型劳务品牌。

    目前,全市已建成25个特点鲜明、技能突出、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劳务品牌。其中,“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等技能型劳务品牌15个,“炎陵黄桃工”等保障型劳务品牌5个,“渌口家政工”等服务型劳务品牌5个。劳务品牌对外影响持续扩大,累计促进4万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精准服务重点群体

    2024年,市人社局通过举行“311服务节”等活动,为3.69万名登记失业人员提供“311”服务29.18万次。“311”是指为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登记失业人员和贫困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群,每年至少推荐3次岗位信息、1次职业指导、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落实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10条措施,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培训、贷款、补贴等创业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01.45万人,同比增长0.84%。搭建就业帮扶载体,打造“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就业帮扶车间191家,吸纳1664名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劳动力约2200名。

    湘赣边区域人力资源开启战略合作

    11月12日,湘赣边区域人力资源合作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在我市举行。现场签订的多份湘赣边区域战略合约,为株洲、萍乡两地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企业招工、居民求职等方面的合作亮出了新招。

    一系列利好消息包括两地重点高校与职业(技工)院校将联合举办引才专场招聘会;两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部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对两地流动就业的各类人才提供免费的档案保管与转递服务;两地各类人才不受工作地限制即可办理相关人事代理和流转。

    “十项行动”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24年,我市印发了《关于落实〈2024年湖南省“逐梦三湘就创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方案〉的实施细则)》(下简称《细则》),通过实施稳岗拓岗、技能提升、直播带岗、校园宣讲等10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全市发布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787个;“三支一扶”招募18人;募集就业见习岗位2103个,发放见习补贴656万元。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引导发布市场性岗位6万余个;为应届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472.2万元;为高校毕业生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57万元;建设5个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为174个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企业)提供费用减免和创业指导等服务;为9405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

    高技能人才培育提质加速

    7月28日,新华社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报道了株洲高标准培养“大国工匠”后备军的经验。

    一直以来,人社部门在人才强市战略引领下,通过搭建竞技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设置体系等措施,为株洲制造培养了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就’在株洲,技兴未来”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积极为株洲“3+3+2”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了一批急需紧缺技能人才。

    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已突破13万人,60人斩获“中华技能大奖”“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字号荣誉。全市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近20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余家。年初,省人社厅公布的全省首批特级技师名单中,株洲有19名,数量接近全省三分之一。此前,市人社局获得了“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