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带头参加示范课赛课。 记者/戴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吴育珍
“从龙凤庵村看中国式现代化”“北斗引领梦想”“大道之行:一带一路”……12月17日,芦淞区淞南中学红楼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千名党员示范课”评选活动在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借助“千名党员示范课”这一平台,发挥党建引领及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坚定不移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题材关注热点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体育路中学郭钰婷老师以龙凤庵村的振兴为背景,从谈生活之美到探发展之案,再到助发展之力三方面展现了龙凤庵村的发展和现代化,讲述了芦淞区龙凤庵村张川书记回村建设家乡,解决农村治理难题,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
立人学校胡杉老师从航天之父、北斗之父孙家栋爷爷的照片导入,让学生了解北斗卫星系统的缘来,明白强国振兴之必要。从“北斗缘起”“我身边的北斗”再到“我眼中的北斗”和“北斗与我”一步步层层递进。她结合在株洲举行的第三届北斗峰会,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奖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深入了解北斗,增强学习的时效性。
栗树山小学曹雨老师,通过AI技术实现“古今对话”,激发学生课堂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培养了勇于创新的能力,树立了民族自豪感。
二中枫溪学校初中小学部党总支书记言格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以新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体育、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何家坳小学毛毅莲老师则带领同学们穿越到2000多年前,感受丝绸之路的壮观和繁华,品味丝路精神,深入了解“一带一路”。
跨龄多元齐上阵
党员示范展示风采
决赛现场,参赛教师呈现出年龄层次跨度大、身份多样性的显著特点。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00后”教师,到经验丰富、沉稳干练的“70后”教师,不同年代的教师齐聚一堂,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智慧与风采。
“70后”教师凭借其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专业功底,在课堂上展现出教学领域的深厚沉淀;“80后”教师则以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课堂互动方式,赢得了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90后”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兼具创新思维与务实态度,善于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资源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00后”教师的加入,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分展示了年轻教师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同时,参赛教师的身份也多种多样,既有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教育管理者,还有党总支书记等党务工作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色和视角出发,将党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堂生动、深刻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示范课,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感受着教育的魅力与力量。
党建引领促教培
多方联动共发展
为办好此次活动,芦淞区教育局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千名党员示范课”评选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党组织以党建共同体为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确保全员参与其中。
芦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以创建的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这一重要契机,以“大思政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之路。在示范课中,教师们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思政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的内涵,提升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全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另外,此次赛课也是芦淞区教育系统开展“百校联百(小)区、千名党员示范课、万名党员进万家”活动的一个缩影,通过首次以“大思政课”为主题举行党员示范课比赛,在教育系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一步,芦淞教育还将实施“优质思政课培育”计划,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建立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实现思政课资源共建共享,助力芦淞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