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码头”刻上“人民”的名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网红医生王志刚

    为女性调理身体

    药膳美食:“品+医”养生

    看到王阿姨的疗效,吴阿姨、贾阿姨纷纷找到谭翔元医生寻求帮助

    通讯员 刘铁林 本报记者 朱洁

    中医把脉、针灸推拿、健康茶饮……12月12日,神农大剧院大厅内,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跨江来到河西,迎接来自全市的居民和基层管理者前来“打卡”。这一天,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获评株洲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该院第10党支部书记、眼耳鼻喉科主任张长虹清楚地记得8月14日傍晚,他们支部举办的第一场中医夜市。那时的“摊位”略显简陋,现场的群众也稍有疑惑。他没想到,4个月后,中医夜市从一个支部延伸到全院20个党支部参加,从一家医院燎原到全市公立医院纷纷效仿。

    4个月,持续举办22期,义诊1.2万余人次,为百姓提供健康服务2万余人次,网络视频点赞留言数次破10万+…… 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凭什么出圈?出圈的背后是该院秉承了怎样的办院逻辑?对该院乃至株洲的医疗机构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本报聚焦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这一经典案例,试图解答系列问题。

    缘起:

    一个支部的党建活动

    “解码”火爆株洲的中医夜市,要从一个“看似偶然”的党建活动说起。 这两年,全省都在推广“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的主题党日活动。此前,该院第10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多是组织医护人员集中学文件,这种方式与会者获得感并不强。8月,株洲天气炎热,该支部医护人员白天工作繁忙,他们于是商量,把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借鉴外地经验,利用晚上空闲时间,以中医夜市的形式搞义诊。

    8月14日傍晚,首期“中医夜市”在市人民医院前坪开市。

    当天,该院门诊部、中医科、康复科、眼耳鼻喉科、药剂科、营养科的10多个医护人员搬出桌椅“出摊”,为周边群众免费提供把脉、针灸、推拿、药膳等服务。

    张长虹回忆,当时,围观的人不少,但很多人搞不清楚状况,以为是“带笼子”骗钱的。“我们反复解释,这是义诊,人人都能参加、免费服务的那种。慢慢地,才有了些人气……”张长虹说。

    首场中医夜市算不上火爆,但第二天,市人民医院的视频号却收到了不少网友留言:“这样的活动太好了!”“我也想来体验!”参加义诊的科室也接到了不少来电,很多人咨询:“下期夜市什么时候开市?”

    收到这些反馈后,市人民医院党委立即决定:满足人民需要,倾听人民需求,将中医夜市作为该院重要的为民服务抓手,以支部为主体、科室党员为主力,举全院之力继续办好这个活动,时间定在每周四晚。

    就这样,中医夜市从一个党支部、几个科室的党建活动,上升为市人民医院各个党支部、全体科室联合主办的惠民活动。

    出圈:

    网红活动+网红医生

    和首期中医夜市稍显仓促相比,第二期的中医夜市准备更充分了。

    8月22日晚上,第二期中医夜市出摊,当日设立了知名中医义诊区、特色疗法体验区、中药辨识科普区等10多个摊位,准备了更舒适的体验区,逛夜市的群众也更多了。

    而经媒体报道,“株洲市人民医院为群众免费开设中医夜市”的相关视频也迅速在网上传播,引得数千人跟贴,不少外地网友嫉妒不已,留言:“株洲人太幸福了!”“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中医夜市?”

    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就这么出乎意料地出圈了,并且火爆地一发不可收拾起来……周边居民变“粉丝”,期期追着来。

    70多岁的刘嗲嗲是月塘街道居民。8月14日至今,他期期必来赶夜市。“不仅要来,还要第一个来。”每期夜市,他都会找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志刚,寻求针灸、推拿等服务和治疗。“我年纪大了,腿脚有些不方便,王医生不但为我做针灸、推拿,还嘱咐我回家做一些康复运动操。社区的老伙伴们说,在外面这样一次理疗上百元,中医夜市为我省了不少钱!关键疗效也到位,还是主任亲自帮我搞!”刘嗲嗲竖着大拇指说。

    小陈是一位快递小哥。8月22日,他在夜市旁观望很久,却不敢走近。医护人员看到后,走上前告诉他,夜市看病是免费的,有问题可以咨询,他才放下负担说,自己长期受腰痛困扰,但没时间也舍不得花钱看病……一番问诊,康复师谷文琦为他做了理疗,小陈感觉疼痛瞬间消失,并在之后的每周四都来报到。“他说现在腰不痛了,干起活来更轻松、更有劲了……”谷文琦说。

    还有的患者一个介绍一个来。

    家住金域半岛的王阿姨虽已退休,但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困难群众做饭、送爱心物资。她因长期体力劳动导致患顽固性腰疼多年。9月的一天,王阿姨来中医夜市参加志愿者活动,被今年刚从学校毕业的中医学硕士谭翔元医师发现其下肢有浅表的静脉曲张。询问之后,谭翔元现场对她实施放血治疗,并在之后的1个多月,在门诊为其进行针灸、推拿、中药系统治疗。现在,王阿姨爬楼膝盖已不再疼痛,起床困难等症状也大大得到改善。“看到王阿姨的疗效,她身边的吴阿姨、贾阿姨、易阿姨也相继找到了我们……”谭翔元告诉记者。

    还有次夜市将要收摊之际,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引起了王志刚的注意。“他向我们咨询,他这个情况能治吗?”王志刚见他眼不能闭、口歪面斜,知道他是面神经炎患者。经询问,得知他是受凉后吹空调、喝冰水所致。王志刚要他放心,现场为他治疗。之后,该患者又经一周的门诊治疗,面神经炎得以治愈。这个案例经市人民医院视频号分享后,迅速发酵,又有数位面神经炎患者(年纪最小的仅9岁)前往夜市,寻找王志刚帮助……

    “康复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学,其中的针灸、推拿、按摩能为患者现场解决劳损和疼痛,很受群众欢迎。为满足群众需要,康复科期期参加夜市,期期摊位前火爆到排长队。现在,我们很多医生都成了网红医生,慕名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越来越多。”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建华介绍。

    他还表示,中医夜市大大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和平日坐诊不同,在夜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群众很放松,不但会和我们交流病史还会聊及生活。”丁建华认为,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医生理解和尊重患者,医患关系便不再是单向的救治和依赖,而是共同向健康的奔赴。

    流量:

    群众需要在哪里,夜市服务就在哪里

    夜市出圈、患者成粉丝、医生成网红……有人说,市人民医院每周搞中医夜市是为了博流量。对此,市人民医院党委班子表示,他们不否认想要流量,但他们的流量是来自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市人民医院党委认为,该院中医夜市出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作为公立医院,我们应该尽力而为,解决人民特别是周边居民最关心的医疗健康问题。”该院党委班子成员介绍,市人民医院位于繁华的新华西路,前身是株洲铁路医院,从企业医院到地方医院,该院在改革中成长、摸索了近20年。事实上,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很简单:方便、实惠、有效、真诚。市人民医院希望在最好的“码头”刻上“人民”的名字,让人民特别是周边居民,切实感受到“人民医院为人民”“人民医院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流量,是群众肯定的佐证。而要将这波流量变成“留量”,网红活动变成“长红”活动,则需要机制的保证。

    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小莉介绍,该院中医夜市从首期到现在第22期,经历了不断优化和改进,为确保将每期夜市组织好,院党委明确了“一会、两要求、三机制”,“一会”就是在各支部开展“中医夜市共创会”,大家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两要求”指的是“一支部一特色”和“一周一主题”的要求;“三机制”是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轮值、一周一复盘”的工作机制。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中医夜市的区域划分、摊位设置等体验项目细节不断优化。比如,市人民医院党委发现,康复科很受欢迎,于是康复摊位每期都有5到6位医生或康复师接待群众;为确保按摩、针灸安全,康复椅也从最初的塑料椅更换成更坚固、空间更大的长椅、靠背椅。该院党委原以为,来逛夜市的群众,主要是中老年人,几期下来他们发现,前来赶夜市的还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有些年轻人还带了孩子来。这提示院党委,夜市覆盖了全年龄段,于是院党委增设了为年轻女孩调经、为更年期妇女调理的中医妇科摊位,为解决年轻人青春痘等烦恼的皮肤护理摊位,为带孩子前来的父母准备的眼科、口腔科、儿保科摊位。他们还结合相关卫生健康日、传统节气,紧扣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实际情况,策划了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专场,获得群众的极高评价。

    而近期,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该院又将中医夜市的场地移至门急诊综合楼内,时间则改为每周四下午3点至5点。下一步,中医夜市活动场所不仅限于本院,还将走进社区、街区、学校、企业,甚至走出城区,走向农村,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公共医疗服务。

    通过中医夜市,市人民医院党委也看到全院党员和医护人员的真诚与坚持。“行医不易,这个职业充满挑战,需要终身学习。我们方便,患者就不方便,我们轻松,患者就不轻松。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群众做自己业务上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我们作为医者的初心和价值,那是一种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院党委鼓励党员和职工。

    市人民医院还将从夜市活动吸取的经验和能量,延伸至医院的布局与发展中。今年,该院继续与省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提升临床学科及医疗服务能力;与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团队结队,优化急诊急救流程,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和市三医院共建精神心理门诊,极大地满足了当前人民对心理、精神健康的需求……该院党委表示,群众需要在哪里,夜市服务就在哪里!医院今后的发展就在哪里!

    聚力:

    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幸福株洲

    中医夜市的出圈、深入,也离不开株洲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株洲是火车拖来的工业之城,也是充满大爱的幸福之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火了之后,市委市政府、荷塘区委区政府、市卫健委鼓励和指导医院,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

    医院内外都有志愿者团队。院内的志愿者主要是各支部的党员干部,主要负责引导群众、介绍摊位、维持秩序等;荷塘区的社区志愿者团队,则前来表演节目,丰富夜市,比如跳舞、唱戏、游园,让群众实现“逛+赏”夜游、“品+医”养生,“练+娱”休闲融合,在“一盏茶”“一把脉”的中医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幸福。不仅如此,20多场中医夜市还吸引了爱心义工、爱心企业的加入:爱心义工为现场群众免费理发,为老人们剪指甲、清理手机;爱心企业则为现场群众提供一些免费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而这场由市人民医院发起的中医夜市,也带动了株洲全体医疗同行的共同参与。9月开始,全市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也都陆续开展了类似的夜市服务活动。

    守护百姓健康,建设幸福株洲,是医者的使命。人民的期待和城市的大爱,更坚定了市人民医院前行的道路。

    2024年即将结尾,新的一年,株洲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也将持续升级,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再谱新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