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尹明 夏天) 近日,渌口区淦田镇平山村,机台、淦冲、先进3个组的家庭都通上了自来水。“只要轻轻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村民洗衣、做饭、洗澡等,都比以前方便多了,水质也更干净卫生了。”平山村党总支书记吴志雄开心地说。
这是渌口区积极实施自来水普及与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今年该区已新增自来水人口7600余人,且恢复改善了1.76万亩农田灌溉面积。
全区农村自来水
普及率将达91.34%
“村里过去一直都是打井取水或是挑河水,一遇干旱季节,经常为缺水、水质差等问题发愁。”吴志雄介绍,今年11月1日,3个组通上自来水,60多户300多人口,喝上了优质的“放心水”“方便水”。
平山村3个组的自来水,得益于砖桥村管网的延伸。今年4月,渌口区投资272万元,实施了朱亭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三期)项目。该项目位于龙潭镇砖桥村,包括砖桥村和双江村的两个管网延伸段,总共有19.77公里,于9月14日通过完工验收。该项目通水后,可新增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600人。
“截至2023年底,全区农村总人口18.32万人,辖区耕地面积32.19万亩,其中水田30.26万亩、旱地1.93万亩。”渌口区水利局局长何立新介绍,提升辖区农村用水品质被列为近年来该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该区实施了南洲片区供水工程、朱亭水厂浦湾村管网延伸工程、古岳峰水厂提质改造工程等项目,分别新增受益农村自来水人口3100人、1800人、1100余人。目前,投资618万元的淦田水厂改造和管网延伸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当中;投资300余万元的太湖水厂改造工程已完成公开招投标;投资200余万元的堂市水厂改造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专家评审工作。区水利局成立了项目攻坚专班,统筹研究、推进项目的实施并进行每周一调度。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使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明年达到91.34%,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5.16%。不仅解决广大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何立新说。
新增蓄水能力45万立方米
位于龙门镇清塘村的水渠续建配套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忙着清淤砌墙、整修沟渠。该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淤泥堆积,上游水源到达该村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难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水渠新修后,将极大解决上游灌溉用水流经晚、水量不足等问题。
今年以来,渌口区加快补齐农村水利短板,共申报217口山塘、10处泵站、4公里渠道建设和管护项目,多措并举筹措资金,积极发动群众共建,目前年度任务总体完成进度为100%,续建配套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针对全区山塘存在的短板弱项,该区进行清淤扩容增蓄,对塘体开展必要的坝坡、坝脚等整治,对涵卧管、溢洪道等放泄水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加快水利项目实施进度,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推进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渌口区水利局联合镇村及时进行项目公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组织受益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监督,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的积极性,营造大干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造后的水利设施,可新增蓄水能力45万立方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76万亩,为来年春耕生产打好水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