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明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也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近日,本报开设“清廉株洲·为民办实事”专栏,报道我市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有力监督守护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也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今年4月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部门坚持“开门搞整治”,从“小切口”入手,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不动产登记难、骗取套取社保基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具体事、具体问题,精准发力、靶向纠治,一点一滴增进着民生福祉,取得阶段性成效。
如全市专项整治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督促相关部门收回违规资金3200余万元,补发惠农补贴25万余元。攸县深化公租房领域集中整治,党纪政务立案16人,督促住建部门收回、腾退违规占用的公租房52套。石峰区自然资源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上门服务”,清水塘街道大冲村、九塘村31户村民喜领不动产权证,等等。
同时,一些行业领域“四风”和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需要常抓常严、久久为功。在此过程中,既要从严查处问题、释放震慑效应,也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扎牢制度的笼子。同时,深化清廉株洲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小切口”,护航“大民生”。期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聚焦发力,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