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文祎杰 郭璋) 12月16日上午10时,渌口区渌口镇黄霞村村民李闰正从自家新建设的三格式化粪池中接水灌溉菜地,化粪池周边整洁干净,没有异味。“以前,家里用的是老式旱厕,苍蝇蚊子多、异味重,上厕所要点蚊香,改造后,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李闰说。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近年来,渌口区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卫生健康水平。与过去简单的拆除改造旱厕不同,该区农村厕所革命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和人性化设计,推广使用的三格化粪池能在处理粪便的过程中加以过滤沉淀,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该区创新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鼓励农户自行清掏,三格模式处理后还田利用的同时,重点推行专业市场化服务模式,引入社会主体解决清运等难题。
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农村改厕3万余户,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95%以上,远超二类县85%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