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凛
日前,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文件还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比如,应每年组织教师免费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鼓励支持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游览参观点,对教师提供减免门票等优惠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教师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给予减免优惠……
加强尊师惠师工作,对于社会和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作为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尊师惠师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同时,尊师惠师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减少教师流失,从而维护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笔者认为,这些“大礼包”还要更好地关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他们常年扎根乡村,比如优惠乘车、免费观展等具体的惠师措施,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难以实现。因此,建议各地在制定相关细则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推出符合这个群体的尊师、惠师措施,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工作。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尊师惠师各类举措。充分统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尊师惠师服务,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让不同地区、岗位的教师都能充分享受到尊师惠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