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拍摄的以军部队。
据俄罗斯塔斯社8日晚报道,巴沙尔·阿萨德及家人已经抵达俄首都莫斯科,俄罗斯为其提供了庇护。
俄罗斯外交部8日早些时候发布消息称,阿萨德在与叙境内多个武装冲突方谈判后辞去总统职务,离开叙利亚,并下令和平移交权力。8日更早时候,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人员通过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发布讲话,宣称已“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
被称为“中东心脏”的叙利亚局势发展之快、演变之剧令全世界都眼镜大跌——控制全国70%领土的叙利亚政府军竟然在一周多时间内将领地几乎“拱手相让”给了反对派武装。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叙政府垮台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迅速进展
自11月27日由“解放叙利亚”联盟为首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对叙北部政府军所在地发起进攻起,到12月8日宣称已开始进入首都大马士革,进展之迅速让人意外。
反对派武装之所以推进神速,其重要原因是驻守各地的叙政府军基本未做抵抗,在与反对派武装达成协议后即撤出防区,还将大量武器辎重留给后者,包括俄制战机、坦克和防空导弹等重型装备。
俄罗斯此次对叙政府提供了有限军事支持。尽管俄军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颇实施了一些空袭以遏制反对派攻势,但在哈马的战斗中并未直接介入。俄罗斯驻叙利亚大使馆6日敦促在叙俄公民乘坐商业航班离开,原因是叙利亚“严峻的军事和政治局势”。
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是叙政府另外两个重要盟友。伊朗原计划向叙政府军提供导弹和无人机,同时伊朗与真主党表示将提供军事顾问。然而叙局势发展之快,使得这两方的援助未到,叙利亚已然“变天”。
为何速败
面对进攻,在装备和人数上占优的叙利亚政府军为何速败?
分析人士指出,内因是叙经济崩溃、政府改革失败;外因则是俄罗斯、伊朗等盟友自顾不暇无力支援。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叙利亚经济几近崩溃,且一直未能复苏。国家GDP总量从2011年的675亿美元锐减至2021年的89.8亿美元。而主要石油产区一直被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所控制,导致叙利亚能源短缺、财政收入锐减,而美国从叙利亚窃取石油和粮食成为家常便饭。
2020年之后,屋漏偏逢连夜雨,叙利亚接连遭遇疫情、地震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等多重打击。2021年至2023年,叙利亚国内通胀率都在50%以上,物价连年飞涨,民众怨声载道。能源短缺使得首都大马士革日供电时间仅几个小时,其他地区供电情况则更加糟糕。
面对经济困境,阿萨德政府实施改革,然而不论是取消对食品、燃油等生活必需品补贴,还是大量裁减军队数量,种种措施不仅未能改善经济状况,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并导致军队抵触情绪激增。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愈发对叙利亚不利。黎巴嫩真主党、伊朗、俄罗斯近期都遭遇重要挑战,很难再给叙政府提供强力援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认为,黎巴嫩真主党受到以色列重创,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伊朗佩泽希齐扬政府采取自我克制战略,导致其领头的什叶派“抵抗之弧”正处于最薄弱阶段。同时,俄乌冲突延宕,俄罗斯自顾不暇,对叙政府支持力度减弱。
有何影响
位于亚欧大陆十字路口、地中海与印度洋的交叉口,还身处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波斯湾的“五海”中心地带,被称为“中东心脏”的叙利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叙利亚突然“变天”,将不可避免地给其自身、以及地区和国际地缘政治带来重大影响。
李子昕认为,阿萨德政府解体,不代表叙利亚内战结束,不意味着叙利亚实现了民族和解,也不会改变叙境内代理人战争不断的局面。他说,原先控制叙70%面积的阿萨德政府解体,将导致叙利亚政治版图更加碎片化。各政治势力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叙境内人道主义危机风险持续加大。
此次反对派武装中领头的“解放叙利亚”联盟一直是叙境内除库尔德武装外实力最强的一支,但其军事人员规模也仅有两万人左右,与阿萨德的政府军二、三十万人的规模相差甚远,要填补前政府广大领土的防务空白难度很大。
而且“解放叙利亚”联盟前身之一“努斯拉阵线”(又译为“支持阵线”)曾与国际公认的恐怖组织“基地”组织有所联系。尽管“解放叙利亚”联盟领导人公开宣布断绝与“基地”组织关系,但仍有不少人为此担心。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些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背后的主要支持者,日后土耳其在叙的话语权将显著提升,其在叙利亚北部设置永久性“缓冲区”的设想实现概率大为增加。而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在夺取政府军地盘后,与土一直打击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也将提升。
对俄罗斯来说,当务之急是力保其在叙利亚西部沿海的两个军事基地,以维持其在叙的军事存在。
此外,由于阿萨德政权解体,伊朗领导的什叶派“抵抗之弧”将面临断裂的局面,伊朗向真主党和哈马斯运送援助的路径恐被切断。
以军大举空袭叙利亚
趁机开辟“第四战线”
以色列军队8日空袭叙利亚数十个军事目标,炸毁以方担心可能落入“敌对势力”之手的叙政府军遗留武器装备,并自1974年以来首次进占戈兰高地缓冲区。叙利亚局势骤变,以色列一面声称不会干涉叙内政,一面谋划加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以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8日说,以军在叙利亚开辟“第四条战线”。
《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战机8日轰炸叙利亚全国范围内数十个目标。一名以色列国防部消息人士说,空袭“强度非常高”,主要摧毁“战略性武器”。
这名消息人士说,以军打击存放先进导弹的仓库、防空系统和武器生产设施。据一些叙利亚反对派媒体报道,以军7日晚至8日晨还空袭一座“化学武器工厂”。
路透社以两名地区国家的安全部门人士为消息源报道,以军8日轰炸叙利亚西南部至少7个目标,包括苏韦达市以北一座叙政府军基地。政府军7日晚撤离这座基地,遗弃大量导弹、防空系统以及其他弹药。
此外,以色列空军8日出动精锐的“翠鸟”突击队,占领位于戈兰高地的赫尔蒙山叙利亚一侧,其间未遇抵抗。那里距离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区大约10公里。社交媒体照片显示,以军士兵在山顶插上以色列国旗。
以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当天视察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区时说,1974年以色列同叙利亚签订的两军脱离接触协议已经“崩溃”,他命令以军进入缓冲区,以防止“敌对势力”占领。
以色列军方在公开声明中虽然强调这是“临时措施”,却同时表示,在叙利亚局势变得明朗前,以军可能在缓冲区部署较长一段时间。
以军参谋长哈莱维8日在视察新征募的部队时说,以军地面部队眼下“在四条战线”行动,分别部署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黎巴嫩和叙利亚。
拜登:
美国将与叙各派
就过渡进程进行接触
美国总统拜登8日表示,美国政府将与叙利亚各派别接触,参与由联合国主导的叙利亚过渡进程。
拜登当天在白宫罗斯福厅就涉叙利亚政策发表讲话说,美国政府在叙政府过渡阶段支持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和以色列等叙邻国抵御潜在安全威胁,并将持续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防止其复苏。他说,美军8日针对叙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发动了十余次“精确打击”。
拜登还说,美国政府将与叙利亚各派别接触,参与由联合国主导的过渡进程,以确保叙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制定新宪法并组建新政府。未来几日,他将与该地区相关国家领导人通电话讨论叙局势,并将派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访问该地区。
叙利亚反对派武装8日称进入首都大马士革,后在电视讲话中称已“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说,经与叙利亚境内武装冲突各方谈判并指示和平移交权力后,巴沙尔·阿萨德决定辞去叙总统职务并离开叙利亚。
(文/图 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