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作品改编电影《我是一片云》剧照
编者按
2024年12月4日,琼瑶去世,她是一名家喻户晓,受众程度极高的作家,祖籍湖南省衡阳县,虽然远离故土,但她思念故乡的情愫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读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与湖南电视台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在那个属于她的年代,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由琼瑶小说改编的剧集,都会哼几段琼瑶影视剧中的旋律。如今,那些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那些面容俊美且真正代表了一个时代独特风采的优秀演员,无一不留在时光深处。半个世纪的写作,61部文学作品、51部改编电影及25部改编电视剧。有人认为,琼瑶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的共鸣,成为现象级的作家,成为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华人圈的集体文化记忆,就在于琼瑶的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包含着中国人的美学与情感。你也许并不认同她的爱情观,但很难不注意到她笔下那些婉转唯美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扎实的古文功底为她的作品赋予了灵魂。
今日特选取一些优秀的缅怀作品刊发于此,感谢琼瑶曾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时光。
爱是如此热烈
张洁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在小镇的我来说,琼瑶的书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记得看她的第一本书是在读初二的时候,书的名字是《碧云天》,借用了范仲淹一首著名的词中的“碧云天”。书中写的故事,结局就如原词,“碧云天,黄叶地,秋上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记得当时年少的我,读着读着眼泪打湿了书页,心疼女主在爱中的纠结和痛楚,也记住了她们爱得热烈,哪怕受到伤害,也终不后悔。
从看完那一本书后,琼瑶书写的唯美爱情故事,就打动了一个青葱少女的心。在镇上的小书摊,我清楚地记得,我把所有的琼瑶作品一部不落地租借过来看,深深地沉浸在她编织的梦中。我记得《窗外》的禁忌之恋,也记得《匆匆,太匆匆》的无奈错过,记得《婉君》里,周家三兄弟的痴情,也记得《一帘幽梦》里,紫菱的任性、绿萍的美丽,还记得《几度夕阳红》中,李梦竹的心碎……
如果爱,那就全然爱;如果爱,那就拼力爱。这是琼瑶书中所传递的爱情观。爱是超越一切的,与世俗、名利,身份,统统无关。爱情就应该如此热烈。我想,琼瑶的书,多多少少,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
有一次,和办公室的OO后同事聊天,这些小朋友说,她们不太相信爱情,因为一切都会变化。而且,爱还带上了条件,怎么还会有纯爱呢?我问她们,看过琼瑶的书没有?她们茫然地摇摇头。“可是,如果不和爱的人在一起,那这一生,会多漫长啊!”我还是不太能够想象,没有爱情的人生会有多么苍白。
琼瑶已逝,80后的记忆拼图,又少了一块。但我始终愿意相信,爱情的话题,永远不会消失。
翩翩向远去 火花映琼瑶
肖斌
琼瑶大部分小说,如《云影》《窗外》《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等,我都读过。我们当时读琼瑶,主要是借,买琼瑶的人太多了,可借之处多,所以自己买得少。
读琼瑶第一个要谈的,是哭。和人聊天谈到琼瑶,他们总说被每一本琼瑶的书弄哭过,我虽是个坚强男儿,但我也一样。
株洲市曾有过一段“录像厅时光”,偏门、小巷都有录像厅,我主要是在化校和清水塘这边,包括田心那边看录像。录像厅里面有一排排椅子,进门处没有门,有帘子,进来一个人掀一下帘子,每次掀帘子都能把外面的阳光带进来,导致看录像的感觉就不太好,屏幕上总是一闪一闪。最多的片子类型是香港武侠片,以及台湾琼瑶爱情片。要说那时台湾什么样的文化产品风靡大陆,耳朵里听的,应该是邓丽君;眼睛里看到的,几乎只有琼瑶。
我们喜欢录像厅到什么程度?有次陪一个同学去醴陵看病,我们四个人去的,那是我第一次去醴陵。他看完病我们吃个醴陵炒粉,然后就去录像厅了。看了两部片子,我记得很清楚有一部就是琼瑶的《雁儿在林梢》,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琼瑶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写男女之情,令人动容。她的主角总是年轻小伙和漂亮姑娘,我们这些为每一本琼瑶的小说哭过的人,不管现在是50岁还是60岁,记得的总是年轻的琼瑶写的少年的自己。我们谁没有爱过?谁没有被爱过?哪怕沧海变桑田,爱永远是琼瑶的主题,也应当是我们心中的执念。我们都曾经在心里对某一个爱慕对象倾诉过:“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现在,她去青青河边草,悠悠万里道了。再见琼瑶,再见青春。
感谢琼瑶
丁波
我们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时代的人,恐怕没有人没读过琼瑶的作品。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琼瑶的爱情小说几乎充斥着各个书店和旧书摊。当然,她的一个个缠绵悱恻、曲折唯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青春萌动的爱情之美。琼瑶用她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知道:爱是可以、也应该勇敢说出来的。顺应与正视激情与浪漫的爱情,不是羞耻。
毫不夸张地说:琼瑶的小说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念。
当然,她的书也让当时的家长老师,因为担心我们陷入早恋的泥潭,将她的作品视为洪水猛兽。而与此形成矛盾的是:当时电视机正在作为新的时髦信息传输工具,走入千家万户,而琼瑶的小说,几乎部部都适合拍成电视剧,因此,琼瑶剧每每霸屏,总让男女老幼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当年的《昨夜星辰》《白云深处》《婉君》等主题歌也同样凄楚动人,在街头巷尾传唱不绝,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刻骨铭心,以致到了中老年,脱口而出的依然是当年的琼瑶剧歌词,那些歌词和旋律一下子就能击中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陷入回忆,真有“少年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的意味。
她的书及电视剧,让人津津乐道;她的电视剧主题歌,让人尽情传唱。我们会记住她,记得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美好。
说起琼瑶
杨丽
说起琼瑶,就算没看过她的小说,也一定看过每年暑假必播的《还珠格格》——“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堪称辉煌。它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
剧中有活泼俏皮的小燕子,温柔漂亮的紫薇,善良大方的晴儿,严肃护短的老佛爷……尽管我小学毕业后再未看过,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来自民间的小燕子读书不多,将“如人饮水”的下一句“冷暖自知”回答成“冷了蜘蛛”,让人啼笑皆非。这是琼瑶对阳光明媚、乐观开朗的人物生动的展现,也是“活得潇潇洒洒”的具象化。在琼瑶的心里想必住着很多个小燕子。
除了阳光开朗,琼瑶的心里还住着独立坚强的依萍。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大雨倾盆,雨水浇透了她的身体,亲爸爸的薄情凉透了她的心。她毅然决定在酒吧驻唱。在那个年代,女孩在灯红酒绿的地方谋生,就会遭到评头论足。但是依萍为了自食其力,孤注一掷,并不在意这些。这份勇气,让人敬佩。
枯燥的人生需要爱情这道调味剂。深爱着紫菱的费云帆帅气多金,现在回过头看,他是高富帅的鼻祖,也是现代剧霸总的祖师爷。把法语中“你好”说成是“笨猪”的紫菱则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形象。两人在年龄、身份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秉持着“爱可以战胜一切”的原则,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在那个年代,追求爱情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突破社会偏见。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琼瑶寄予了多么美好的愿景啊!
愿她在天堂,继续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