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强正在操作成型工序设备。 受访者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潘东晓
获奖选手风采
选手已就位,计时器进入开启状态。
“再快一点,再稳一点……”决赛中,马义强心里暗自加油。每一个环节他都了然于心,每一个步骤他都胸有成竹,最终他斩获了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成型工项目第三名。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刻,马义强喜出望外。
今年30岁的马义强来自中钨高新所属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作为此次比赛最年轻选手,他就像一匹“黑马”,一路过关斩将,在老将林立的赛场上格外显眼。而在5年前,马义强还是一名“门外汉”,自身学历也仅是高中。
成长快速 老师傅竖起大拇指
进入自硬公司后,一开始虽然对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一窍不通,但马义强勤学好问。在车间里,一有时间他就熟悉机械设备,琢磨工艺流程,成为上手速度最快的一个。车间老师傅们看在眼里,暗暗竖起大拇指:“这个小伙确实要得!”
通过3个月的学习并考试合格,他成了一名硬质合金成型工。
一切从头学起,马义强就像海绵吸水似的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工作实践的磨炼,他不但掌握了硬质合金成型工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还初步熟悉了操作流程,进入成长最快的阶段。
马义强说,公司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生产难度较大的产品会有意让年轻人去摸索,这也是他快速进步的关键,“看到自己进步时,感觉很充实,觉得工作很有意义。”
不惧挑战 赢得国赛“入场券”
成为一名合格的硬质合金成型工后,马义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这批产品要得急,能完成吗?”工段长将产品要求交到马义强手上。马义强二话不说接了过来。
成型是生产硬质合金产品的起始阶段,如果这一步没做好,后面的生产都没法开展。马义强研究图纸、调试模具,试做的样品却出现了裂纹,不符合产品要求。
是粉末配比不当?还是模具参数设置有误?抑或是温度没控制好?马义强皱着眉,找寻着问题所在。一遍又一遍,症结仍然没找到,头发都被揪成鸟窝状,“只能告诉自己要沉下心来,不要气馁,要再次思考、再次试验。”他结合自己的思考并听取师傅们的意见与建议,终于顺利攻克难关。
“现在基本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了。”战胜一次次挑战后,如今的马义强拥有了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
今年3月,得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将举行成型工竞赛,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拿到今年国赛的“入场券”。带着这份信念,他在选拔环节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国赛选手。
披荆斩棘 圆梦赛场有“三得”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9月1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成型工项目如期在株洲举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一场强强对决……
“要求误差控制在20微米,当时我做到了10微米。”回忆起比赛过程,马义强说,虽然比赛项目是没做过的产品,但是原理差不多,因此发挥得还可以。
回顾自己5年的技能成长经历,马义强坦言有“三得”,首先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从装模到把金属粉末调试成合格的毛坯产品的这个过程很有成就感。第二是坚持学习,虚心求教,遇到问题的时候逐一解决,不慌乱,实在解决不了的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并在旁边学习解决方法,然后记下来。第三是不怕难,多做事,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不断地磨炼才能锻造本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马义强以不负青春的初心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逐梦之旅,用奋斗铸就了梦想。“捧回铜奖并不是终点,是我今后工作的起点。未来,我将继续立足于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马义强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