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小区治理经验值得总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 军

    【组织红、队伍红、阵地红、机制红和服务红。】

    近日,我市对40个“红色物业”建设项目进行授牌。从量变到质变,“红色物业”项目背后的小区治理经验值得梳理总结,为建设“幸福株洲”添砖加瓦。

    建设“红色物业”项目,彰显了株洲城市基层治理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少城市都在探索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促进基层治理,但像株洲一样深入持久的并不多。株洲2022年授牌首批10个“红色物业”项目,2023年建设该类项目50个,今年授牌的项目则是第三批。

    纵深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株洲对项目标准也有独到探索。具体来说,建设标准为“五红”:组织红、队伍红、阵地红、机制红和服务红。比如,此次被授牌的小区代表便介绍,小区今年5月成立了党支部、物业公司在招聘时党员优先、联合社区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等。对照标准建设“红色物业”后,该小区逐渐实现物业服务提质、居民满意率提升等“多赢”局面。

    基于成效再向前一步,“红色物业”建设赋能株洲小区治理仍有想象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市有小区1460余个,其中有些小区没有专业物业公司覆盖,有的尚未成立业委会等业主组织。对全市而言,100个“红色物业”项目理应发挥更多示范带动作用。如何将这100个项目的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到更多小区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是需要接续努力的课题。

    小区被称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建设“红色物业”有助于延伸党建触角,更好地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红色物业”项目的“株洲经验”成效亮眼,期待其为描绘“幸福株洲”画卷增添更多精彩笔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