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打造一堂“出新”更“走心”的思政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良在第四届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宋芋璇

    通讯员/彭新华

    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20多年探索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她就是陈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负责人。

    出新:因时而动,

    打造精品思政课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都是时代的问卷。假设你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你会有怎样的解题思路?”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思政课堂上,陈良正在讲授专题“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陈老师把书分成不同的专题来讲,问题一个接一个,思维就会不由自主跟着老师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邱玉莹这样评价课堂。

    陈良介绍,为了实现教材要求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与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积极沟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并依托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点,将思政与将地方红色文化、汽车行业发展史、校史资源联动,构建了“融思政”教学理念和“专题式”的教学体系。

    “守正创新,打造精品思政课程。”是陈良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通过多年的积累,陈良负责的思政课程在2020年立项湖南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并完成验收,又于2023年立项湖南省金课建设项目。

    走心:以身作则,

    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学生思想活跃,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课堂,要让思政课更有现场感。“陈良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在教学之余,她不仅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理论学习的团队氛围;组织学生去红色基地参观,让学生现场感受党走过的艰辛历程;还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农村进行调研,引导学生思考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教师眼里要有光,才能让学生看到光。多年来,陈良作为社区志愿者,常常带社区儿童读经典古诗词,陪独居老人聊天做饭。“理说教千句不明,事教人一次入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陈良看来,大学期间,擦亮学生的“底色”尤为重要。“希望学生从思政课堂中接触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并带着温度和光,昂首挺胸地走入社会。”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