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郭青燕
紧扣发展大局,提出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
聚焦履职为民,助力破解一批民生痛点难点问题;
丰富协商民主,“株事好商量”等履职品牌更加响亮有力……
一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贯穿政协工作始终,发扬优良传统、发挥统战优势,汇聚向心力、汇集同行者、扩大同心圆,积极建言资政,为株洲发展谋与思,为群众冷暖鼓与呼,推动政协履职创新提质、融合赋能,履职印记更加清晰坚实。
紧扣发展要务
全线服务培育制造名城
“建设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站”“大力推动新能源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低空经济应用示范,以应用促发展”“强化科技金融支撑”……7月11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
这是市政协聚焦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项目落实力、城市品牌力,积极投身“两个年”活动,倾力助推培育制造名城的缩影。
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创新成果转化。委员们广泛就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智能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等问题建言献策;着眼“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推进,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建言;开展低空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外向度、壮大县域经济、精准扩大消费等调研;组织住株省政协委员围绕“发展磁悬浮交通”等问题,向省政协提交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相关提案26件。
聚焦破解“落地难”,助推重点项目攻坚。组织100多名政协委员和50多位民营企业家,深入研究我市项目工作情况,梳理影响我市项目落地的问题线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推动30多个问题立行立改。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项目抓协调,推动“陶瓷智能装备与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落地。
聚焦工业旅游发展,助推制造名城出圈。分析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围绕“创新发展工业旅游,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议政建言,提出14条建议。编辑出版《苏联专家在株洲》文史专辑,丰富制造名城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组织委员积极参加北斗峰会、瓷博会、厂BA等活动,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共同擦亮制造名城品牌。
关注民生改善
全域促进建设幸福株洲
组织上千人次委员实施生态环保问题集中视察监督100多次;将40项环保督察反馈重点问题和52个大气、水监测点,交由附近委员工作室实施前沿化、常态化监督;216家委员工作室每季度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在相关部门积极办理下,推动解决环保问题616个;政协云开设“为改善生态环境献良策”专栏,收集意见建议600余条……
这是市政协一年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的成绩单。在省政协已开展的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综合评议中,我市政协位列全省第三、长株潭片区第一,在省政协常委会上作典型发言。
围绕生态宜居株洲、创新创业株洲、品质魅力株洲等要素,市政协持续深化系列履职,增强幸福株洲人民群众获得感。
深入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十大行动”;围绕“清水塘片区环境修复”“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情况”“守护千年鸟道”“倡导生产方式转变”开展协商、协调、倡导等主题活动;落实省政协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理的要求,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与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联动开展湘江株洲段水生态民主监督专家协商,提高监督专业化水平。
深入开展加强社会保障系列协商。开展“完善安全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化服务和权益保障”“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系列协商。50多条协商建议转化为织牢织密保障体系、筑牢幸福株洲坚实基础的有力举措,助推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等一批政策出台。 深入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组织开展“解决职教城师生出行难”“关注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少年”等民生议题协商,调研“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助推二中北校区建设,督办“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等民生领域重点提案,促进相关问题解决。广大委员积极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提交反映民生问题的提案130多件、微建议220多条。
突出平台实效
全新推动履职创新品牌升级
“建议将城市主干道的‘建宁驿站’开放时间改为24小时。”“加强交警对大货车司机的‘柔性’执法。”“在开展劳模、工匠等评选工作时适当考虑新就业群体。”……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株事好商量”协商活动在市政协举行,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运行业等新就业群体代表,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提出问题和诉求。
巩固提升履职平台创新成果,市政协工作品牌更加有名有实,辨识度进一步彰显。
推动向制度化迈进。将“株事好商量”“委员有话说”“双聚座谈会”各平台创新工作,全面纳入市政协年度协商与监督计划;探索委员工作室“4+1”工作模式,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推动全市委员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常态化、高质量运行;健全“株事好商量”“委员有话说”议题产生、调研组织、活动流程、成果转化等工作制度。
推动向实效化提升。各履职平台着力在提得准、办得了、落得地上下功夫。市政协组织“株事好商量”协商建议“回头看”活动,积极推动“二次协商”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株事好商量”活动,相关部门为年轻人就业推出更贴心的服务,为职教城师生出行优化增设公交线路,为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解难题……政协履职平台更富实效,呈现“有事好商量、商量成好事”的生动局面。
推动向广泛化发展。积极扩大履职平台广覆盖、广参与,全市政协系统多层次开展“株事好商量”等活动260多场,各行各业群众代表6000多人次热情参与。加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市政协进校园、入茶园展开商量活动,各县市区政协和委员工作室进小区、进乡村共话家常,带动“屋场会”等多形式的基层协商活动广泛开展,展现以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优越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政协将更加注重提升调研的深度、协商的广度、议政的高度、建言的精度、监督的力度,全力服务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