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蒿
今年3月,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株洲开展例行督察期间,曾发生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督察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有关举报电话对外公布一段时间后,与其他市州相比,株洲的投诉数量相对偏少。
是不是株洲在弄虚作假?深入调查后却发现,原来这与株洲常年畅通生态环保问题举报途径有关:各级电话全部对外公开,市民平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得到反馈,自然无需在督察组进驻后“报复性投诉”。
坚持“开门”搞环保,请群众“进门”来监督,这是株洲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理念。12月4日,市委主要领导邀请环保志愿者、网络大咖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彰显了株洲诚恳让群众评判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干事担当。
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福祉。从实际情况看,很多生态环境领域问题都具有点多面广等特点,单靠相关部门力量实现有效监督和治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才能实现更广区域、更长时段的有效监督,严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可以说,没有群众的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很难保持。
对相关部门来说,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建立完善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今年,我市共受理群众环境问题投诉2260件,所有投诉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处理有结果,及时受理率、办结率均为100%。这些举措,推动了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形成互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环保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情,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重要转变,株洲的生态环境必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