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胰腺癌 及时发现可救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平 通讯员/黄红斌) 发病隐匿,被称为“恶性隐形杀手”;致命性较高,有“癌症之王”之称。这就是胰腺癌。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胰腺癌日”,今年11月21日为今年的“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如何防治?记者前往市中心医院消化病医学中心进行了采访。

    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

    罗女士是一名胰腺癌患者,被确诊前她出现腰背疼痛的情况,但没有引起重视。直到腰背疼痛难忍,才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让她和家人如遭晴天霹雳,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医疗团队为罗女士制定了治疗方案,罗女士积极配合治疗。

    市中心医院消化病医学中心肝胆胰脾外二科主任赵志坚介绍,胰腺是位于人体上腹部,靠近胃和脊柱的一个重要器官,是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腺。它不仅维持血糖平衡,还分泌消化液,有助于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胰腺癌是源自胰腺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治疗难度极大,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上腹和背部痛疼,出现黄疸和短时间内有明显体重下降,要警惕。”赵志坚介绍,胰腺癌患者早期通常会有食欲减退、中上腹饱胀不适、血糖变化不规律等表现。在胰腺癌晚期,患者可能会疼痛日夜不止,睡眠和饮食受到严重影响。有几类人群容易被胰腺癌“盯”上:年龄在45岁以上,有腹部不舒服症状的人;突发糖尿病的人;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的;慢性胰腺炎患者;长期吸烟、饮酒的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人等。

    预防胰腺癌,早诊早治很重要

    胰腺癌发病隐匿,是不是无法预防呢?

    赵志坚表示,目前对于胰腺癌的防治,仍然是“防”重于“治”,若能够及时避开一些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可以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

    “恶性肿瘤都与吸烟、酗酒、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胰腺癌也不例外。”赵志坚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尤其要避免过量的酒精摄入,因为酒精会增加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吸烟者的胰腺癌发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至3倍。注重体育运动和减重,因为保持健康的体重不仅有助于预防胰腺癌,还能预防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有胰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可早期发现可能的疾病迹象。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人,应定期复查,控制病情,减少患胰腺癌的风险。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