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株洲职防在行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为生产紧张企业提供上门职业健康检查服务。

    ▲开展职业健康帮扶,为企业免费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朱职方

    为进一步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按照国家、省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市印发了《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职业病防治机构提质合规行动。

    “三项行动”

    主要工作目标是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行动计划到2024年底,工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达到全覆盖。到2025年底,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10人及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应报尽报。

    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计划在2024年和2025年,每年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开展职业健康帮扶中小微企业数50家,各县市区中小微企业帮扶数量20-35家。到2025年底,帮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职业健康培训率均达到100%。

    职业病防治机构提质合规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规范职业病防治机构的监测评估、诊断救治、职业健康检查等职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承担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任务,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质量。

    实施“三项行动”

    他们这样做

    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启动后,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简称市职防中心)充分发挥我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机构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主动作为,把握重点,抓好落实。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一是利用职业病防治知识“五进”、争创“职业健康达人”、健康企业创建等活动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氛围;二是拍摄《职业病危害申报指南》短视频1期,推送至媒体视频号、各企业微信群,以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指导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三是组织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培训3期,参培人数690余人,对申报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四是以开展国家项目监测、工作场所检测为契机,对存在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及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定向指导,已对265家企业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

    一是强化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技术支持力量,市职防中心组建5组帮扶技术专家团队,以矿山、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帮扶名单。二是以开展“职业病防治大走访”为契机,针对企业建章立制、工作场所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危害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及个体防护等职业健康工作提出建议,共提出建议12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40余个,有效提升企业职业健康工作能力,目前已开展企业帮扶42家,完成年度任务的78%。三是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多形式开展精准帮扶,为中小微企业共同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建立职业健康联络员机制,明确帮扶内容、方式和频次等。

    2024年为企业提供了429场次的技术服务。主要为:明确“五个一”帮扶内容,帮助企业梳理现有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信息,根据企业现状,建立一套实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工作场所危害,免费检测796个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户走访企业32家,建立了“一对一”意向服务清单,零距离解决了企业“急难愁盼”事项7个;为全市生产紧张企业提供上门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服务1.3万余人次。

    ●开展提质合规行动

    职业病防治机构是职业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职业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持续规范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工程防护、检测评价、诊断救治、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质量,市职防中心采取以下提质合规措施: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补齐技术能力短板。市职防中心作为全省两家独立的市级职业病防治机构之一,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技术服务为主业,承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检测评价、健康宣教、科研、应急处置为主责,全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支撑机构和质量控制中心,坚持“严”的基调,把握“稳”的步调,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二是助推区县培训,整体提升服务能力。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县市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培训的通知》,共接收县市区疾控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派送进修人员11名,此举提高了县市区技术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全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