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陈载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铁僧

    1933年以后,茶陵境内的红军主力部队逐渐向中央苏区转移,只留下少量武装潜伏在乡间打游击。人民群众常常掩护游击队的活动,主动地替游击队侦察敌情、传送情报。有时,游击队战士还能白天混在老百姓中间,使区公所人员无从识别。每到夜间,游击队战士就拿起武器,奇袭区公所。弄得区公所人员经常丧魂失魄,惶惶不安。

    在大革命时期,茶陵第三区的湖口、桃坑等地,都是山深林密的大山区,是游击队出没无常的活动地带。当时,游击队的活动直接受湘赣边区谭余保同志的领导和指挥。国民党的第三区区公所设在舲舫何家祠。舲舫距县城只有二十里,通往县城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能给第三区区公所一次沉重的打击,就会壮大红军的声威,使县城的“达官显贵”感到震慑。为此,游击队下决心要把第三区区公所打掉。何家祠虽然是一座古旧的祠堂,但大门厚实,窗户都是用石板镂空做成窗格,外墙也是用青砖砌成,结构极为牢固。在1933年间,当黄菖池、肖光国先后任第三区区长时,游击队曾两次进行夜袭,但区所人员早有防范,凭坚据守,未能得手。

    1934年,陈载扬出任第三区区长。游击队这次改变了策略,采取“打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全歼敌人”的办法去捣毁他们的巢穴。陈载扬原是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因在县内的派系斗争中失势而被调去任职。他身躯肥胖,两眼近视,行动迂缓。他接任区长后,任用了向钦安为助理员。这时,曾经当过红军战士的黄晚连、向炳初、刘矮里等,早已潜回家乡。经由向钦安荐引,他们都被陈载扬接纳为区公所的枪警,之后又暗地与游击队队长谭保连取得了联系。

    谭保连是红军老战士,深谙战术,枪法精准,能在夜间用手枪击中百步外点着火的线香头。他全家参加革命,兄弟均遭反动派杀害,对反动派怀有刻骨仇恨。得知黄晚连等同志已打入区公所作内应,便制定了攻打第三区区公所的缜密计划。黄晚连、向炳初、刘矮里时常假装上山打猎,进入深山老林中,与谭保连派来的通讯员秘密联系,接受谭保连的部署和指示。他们的行动虽极机密,但仍遭到当地地主刘翔元的猜疑。刘曾写信给陈载扬,说黄晚连等行踪诡秘,恐有异谋,要陈注意提防,免致祸起肘腋,变生不测。但陈载扬深信向钦安荐用的人是靠得住的,而对刘翔元的举发,拒不置信。

    1934年夏末,就在游击队举事的前一两天,区公所助理员向钦安接到家信,得知其母跌坏了腿,需回家看视。当向钦安告假回家的那天,黄晚连就和谭保连领导的游击队,约定了联络暗号:夜间由谭保连带领游击队战士来至区公所大门外,以击巴掌为信号,黄等一听到击掌声,就从区公所楼窗口向外吐下口沫。当天晚上,内外准确无误地接通了暗号,黄晚连等就立即轻手轻脚地打开了何家祠堂的火门,让游击队战士一拥而入。这时,以区长陈载扬为首的区公所人员,全已熟睡,除庶务谭伯铭被惊醒后破窗逃走外,其余十几人均被游击队一个一个地处死了。

    战士们还在区公所内找着了煤油,在室内到处浇油放火,顷刻间烧成一片火海,被杀者的尸体也被大火烧得模糊难辨。第二天,消息传到县城,震撼了全县。游击队胜利得手后,当夜就撤离舲舫安返原地去了。反动当局无可奈何,县政府只好派了警察局的督练员去到现场调查。督练员向县政府呈写报告,言及“陈载扬等尸体被焚,骨肉已成灰烬,惨不忍睹”等等。尔后,县政府又派何予龄为第三区区长。何到职后,把三区区公所搬迁到洮水于家祠侧的碉堡内,并派枪兵在舲舫一带大肆搜捕,抓了许多无辜百姓到碉堡内施用严刑,逼着他们承认是游击队的“坐探”。尽管使尽花招,仍无法获知游击队的踪迹。后来,只因黄晚连等原本是区公所的枪警,在事变发生后,既未主动伪装归队向政府报案,而又丧失警惕没有及时离家向乡镇边区转移,蛛丝马迹招致反动派怀疑,经区公所人员逐渐侦知游击队的动向后,县政府据报立即派警长罗鹏率领便衣警兵,身藏短枪,闯进了谭保连家。此时,谭保连正在吃饭,他急忙起身迎敌,可已措手不及,当即被罗鹏击中,牺牲了。这帮凶手还狠毒地割下他的脑袋,回到县城邀功讨赏。当谭保连牺牲后,黄晚连、向炳初、刘矮里等三人失去了主心骨,只好分散各自躲了起来。一天夜间,在一片朦胧夜色中,黄晚连从外地归来,打算回王前塘老家探视一趟,不料被碉堡里的哨兵望见了,他们朝他放了一枪,黄晚连不幸中弹倒地。哨兵把他拖进碉堡里,同样切下他的脑袋,送到县城报功。那时,反动派为了发泄报复,竟残忍至极地把谭、黄两人的脑袋,悬挂在大西门的城门口示众。接着,向炳初和刘矮里也先后被反动派捕获。他们分别在县城、湖口英勇就义了。

    游击队这次打掉了区公所,火烧了区长陈载扬,是继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八次攻占茶陵县城之后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振奋了人心,挫伤了反革命气焰。当年,游击队战士虽然大多壮烈牺牲,但他们英勇斗争的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经过这场斗争的洗礼,游击队的活动更加频繁了。1936年谭少农任第三区区长时,谭余保同志曾再次命令游击队夜攻第三区区公所。这次虽然没有攻进区公所,但也给了敌人以极大的震惊。区公所占据的碉堡与谭余保同志的老家,相邻咫尺,游击队战士对地形、路径极为熟悉,群众基础也较好,常常通过该区公所的动静来了解敌情。同时,由谭余保同志领导的、以陈美连为首的另一支游击队,在浣溪、湖口一带山地,也极为活跃,他们曾组织便衣战士,趁夜深人静时,摸到县城近郊的小车村,活捉了在小车村开设私塾的浪石滩地主陈启宇。作为革命根据地之一的茶陵地区,游击队活动持续不断,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茶陵游击队由谭余保领导,走上了神圣的民族抗日战争的战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