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腹时
洗澡不能空腹,而应该是吃饱了之后,当然也不要吃完饭马上就洗,最好休息一个小时。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
2.吃饱饭后
吃饱饭之后不建议立刻洗澡,饱餐时胃肠蠕动,对血液量要求较大,但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转移,那么胃肠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问题。
3.喝酒后
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扩张结果就是血压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流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
4.运动后
运动后不能立即洗热水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5.感冒时
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澡,一定要洗澡,要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6.按摩、拔罐后
洗澡时热水冲淋肌肤会加速体表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同样,按摩时气血短时间内充于体表,也会使全身各脏器相对缺血、缺氧,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晕厥。拔罐后也不能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比较敏感脆弱,此时去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或发炎等。
7. 打胰岛素后
糖尿病患者刚注射完胰岛素别洗澡,洗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加之浴室地板滑,很容易发生意外。他们需在注射完胰岛素半个小时后再洗澡。
(来源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