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过后,气温会走低。人们忙活了一整天,洗个热乎乎的澡,再钻进暖暖的被窝,很是舒服。不过,不少人洗澡时或多或少会犯些错,结果把本该舒服又养人的“养生澡”硬生生洗成了“伤身澡”。
事实上,冬日洗澡有讲究,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正确洗澡顺序
尽量不要先洗头后洗身体,预防脑部出状况。因为天气寒冷,洗澡前后血压变化大,易引起中风。
成年人的洗澡方式是先洗脸,再冲洗身体,最后清洁头发,这个顺序可最大限度减少心脑血管不适,防止血流不畅,对有基础病的人群也比较合适。
水温不宜过高
身体一冷,血管就会收缩,血压会升高,进入浴室开始洗澡,体温快速上升,这时候血压又会更高,等到身体习惯了水温,血压就会开始降低,血压这样忽高忽低,非常容易引发中风。
所以超过40岁的人们,要去洗澡时,浴室温度保持温暖很重要,尤其在寒冷天气浴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这样就不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
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不宜超过20分钟,洗澡时间过长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平衡,且冬季时皮肤多半处于干燥的环境,一旦长久留恋于浴室就很容易出现澡后的皮肤出现瘙痒和脱屑的情况。
此外,《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人们一般情况下,冬日洗澡不要过勤,每隔2至3天洗一次就好了。频繁洗澡,除了除去皮肤的自然油脂,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外,还可能引起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