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 嗦粉其实对减肥友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遂谦

    很多人说,株洲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但很多人又担心吃米粉长胖,毕竟,一大碗粉里的主要能量物质就是碳水。不过,营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其实,米线、米粉比馒头、米饭更不容易长肉,所以这对既喜欢碳水又想减肥的株洲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低GI,更抗饿

    GI是用来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指标。GI值越低,餐后血糖的波动越平稳,越不容易饿得快。反之,GI值越高,餐后血糖越容易大起大落,大脑就会越早敲你脑壳:饿啦!快给我找吃的!

    如果我们不和蔬菜、肉蛋等一起吃,只是炫主食的话,白馒头、白面包、糯米饭都是升糖速度最快的,也就是GI值最高的。而大米饭,会因为稻米种类的不同而GI值差异较大,常见的精白粳米、籼米,以及某些香米都是GI值非常高的,就连它们没脱干净外壳、还是糙米形态时煮出来的饭,GI值都在70左右甚至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对有高血糖、糖尿病的朋友们敲黑板:请一定主食搭着配菜吃,不要空口搞碳水盛宴!就是希望可以通过需要在胃里多打磨会儿才能送到肠子里的蔬菜和肉蛋鱼豆等食物,给升糖速度太快的主食拖拖后腿。

    因为米粉、米线的原料是大米,而越来越多的国人嚷嚷着要低碳水,这就导致米粉、米线连带着被一部分减肥、控糖的朋友以“碳水太高”拉入黑名单。

    但实际上,大部分米粉、米线的GI值比米饭低一大截,至少都是中GI食物,GI值在55至70之间,不超过70。如果在吃的过程中再加上蔬菜和肉类,只有更低GI值了。

    读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不是说主食加工得越精细越容易升糖吗?米粉、米线明明是大米精加工后得来的,GI值怎么不升反降呢?

    直链淀粉比例高

    在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米粉、米线的加工工艺。

    众所周知,主食中含有大量淀粉,它们经过身体消化吸收逐步分解成葡萄糖,给身体提供能量。从面粉、大米粒到面条、馒头和米饭、粥的过程中,淀粉通过吸收水分而膨胀,这个过程被称为“淀粉的糊化反应”。

    烹调时间越久,粮食被加工得越软烂细腻,糊化越彻底。当锅碗瓢盆替胃肠道提前干了大部分的活儿,让淀粉充分糊化,胃肠道就可以偷懒摸鱼,不需要努力处理这些淀粉。

    充分膨胀的淀粉,为消化酶提供了大量的间隙,消化酶轻而易举就能把这些淀粉剪切成葡萄糖,供大脑快乐……这就是高GI让血糖飙升的原理。

    而米粉、米线加工过程中的“老化步骤”,会让一部分本来已经糊化的淀粉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迅速脱离骄傲膨胀,恢复冷静理智。“冷静下来”的淀粉分子变得无比理性,重整思路、有序排列,降低水分含量并形成更稳定有序的结构。进而形成黏性减小、韧性增加、更能对抗酶解的直链淀粉。

    如此形成的“新款米粉、米线”不仅更弹韧有嚼头,更不容易糊汤,还会因为相对更难消化的直链淀粉比例的增加而减缓了淀粉被消化道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

    直链淀粉凭借它持续缓慢供能供血糖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让饱腹感更持久,还能让血糖更平稳,避免我们动不动就被大脑逼着四处寻食。

    另外,直链淀粉还有个优势,那就是:不能被完全降解。换成大白话:不能100%被拆成让我们长肉的糖!

    一部分直链淀粉会因为很难搞,不能被小肠拆成糖,而一路潜逃到大肠。好在大肠的益生菌能拦截住它们、并“吃”掉直链淀粉来喂壮自己。这样一来,直链淀粉就发挥了益生元的功效。而益生菌吃直链淀粉释放给人体的热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也就是不会让咱们长胖!不仅不胖人,还有可能因为喂壮了防胖的益生菌而让咱们更不容易胖。

    不过,米线、米粉具体含多少直链淀粉,一方面要看厂家的工艺,另一方面要看选的什么米。经过二次老化工艺制作的,直链淀粉的含量肯定更多。如果用的是传统老化及干燥工艺,那就不好说了。而如果原材料是直链淀粉含量本来就相对更高的籼米,显然就更有“不肥人”优势。

    (来源于:“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