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昭陵古街全貌
秋雨,一阵阵,密不透风,将天地连在一起。江水,温顺,宁静,缓缓地向北而去。老街上,古树,老屋,旧码头,水淋淋,湿漉漉,在燥热中散发出一股股异样的气味。
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的古街遗迹,执着,沉静,与江水滔滔为伴,和苍翠欲滴对眸,从悠久与遥远走来,虽然年代已久,屡经风霜雨雪的侵蚀和酷暑严寒的折腾,留下的是一片萧条与冷落,但仍然痴心不改,不失历史遗存下来的厚重与风采。
昭陵,好响亮的地名!我去过咸阳,也去过昌平,分别参观过两地的昭陵,那都是帝王寿寝之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令人赞叹不已。
没想到,在渌口境内,湘江边上,也有一个叫昭陵的地方,其阵势和名声虽然不能与前者同日而语,但它在历史上行走的痕迹和留存的印记同样不可忽略和轻视!
我手撑雨伞,漫步老街,透过雨帘,窥探其中的神奇与奥秘……
在这里,湘江由东南向西北转了个大弯,特殊的水流走向,长年累月的回旋与冲刷,下游新建的航电枢纽工程,打造出超乎寻常的水域环境和地理形状,河床宽阔,河谷起伏,呈圆弧状凸出的河岸,似弯弯牛角形的半岛,肆意伸展漫延的港汊,还有那诡秘莫测淹没在水下的深潭与长滩。
昭陵所在的位置、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它从古至今在经济、人文、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就不可避免地自然而然地演绎或生造出许多具有离奇色彩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与故事。
远古时代,这里暗礁密布,水急滩险,不知道有多少船只沉入江中,有多少生命葬身水底。再有经验的船夫,行船至此,也心悬一线,胆战心惊,不知道灾难会在哪一刻突然降临。昭陵滩,是出了名的“要命滩”。
神奇的是,有一奇人,路过此地时,凶险的要命滩,竟一改常态,收起了张牙舞爪的恶毒相,成为一只温驯的小绵羊,乖乖地听从他的指挥,护送他顺利、平安地过关。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伏波将军马援受命南征交趾,大军行船溯江而上,经过昭陵滩时,正遇大雨滂沱,风急浪高,如果贸然通过,凶多吉少,只好停船上岸,安营扎寨。但是,军情紧急,火烧眉毛,延误不得,伏波将军心急如焚,寝食难安。正当他面临困惑无所适从时,突然间,风止了,雨停了,阳光灿烂,水流放缓,险滩、礁石隐退不见了。将军大喜,即刻号令起锚开船,马不停蹄,顺风顺水,及时抵达岭南,斩杀叛敌,势如破竹,最终大获全胜。
此传说源自民间,不足全信,但史料有载,马援南征,经过昭陵,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一定完全是空穴来风。伏波将军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且一身正气,谦虚谨慎,公而忘私,尤其是他那“老当益壮”的精神与“马革裹尸”的气概令人尊敬,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泯然一笑,心领神会,猜想如此美丽的传说,一定是伏波将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所致吧!
“伏威降魔救众生,波静云散保清平”,我站在老街的伏波庙前,反复默读庙门上的这副对联,行文遣词虽然太过直白,略欠文采,但发自心声,直抒胸臆,道出了人们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崇拜,对幸福美满的渴求与希冀。
我仔细打量整个庙宇,虽然规模不大,面积较小,水泥砖混结构,瓷片贴墙,门槛、台阶、柱子全是水泥倒制,没有丁点儿古香古色的味道,但为昭陵百姓真诚自发所建,庙里伏波将军的神像前,摆满了贡品,香火不断,前来祈祷拜谒的不少,纯粹,朴实,真挚,虔诚,尽在其中。
老街街口,有一口古井,叫龙王井,呈正方形,边长1.2米,井深1.5米,四壁用麻石砌筑,从上而下有11级台阶,上面10级为麻石,最下面1级为汉白玉。走近龙王井,只见汩汩清泉,照得见人影,舀一瓢进口,清凉甘甜极了。
这口井,虽然井小水浅,但历经沧桑,泉水源源不断,既是老街的一处珍贵的古迹,又是老街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不可或缺的倚靠。
同行的当地朋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一年,昭陵大旱,湘江见底,禾苗干枯,滴水成金,百姓苦不堪言,只好杀猪宰羊,到堂皇山祭祀求雨。龙王见状,顿生怜悯之心,从东海赶来,将一场大雨普降大地。
在昭陵潭,有一鳊鱼,修炼成精,美貎如花,见龙王英武帅气,心地善良,顿生爱意。几经接触,龙王被鳊鱼精的真情打动,不顾自己与鳊鱼精地位身份的差别,冲破世俗,毅然决然与鳊鱼精相爱,并生一子,起名“龙鳊”。龙王与鳊鱼精的结合,触犯了天条,天庭一怒之下,将龙王打入冷宫。鳊鱼精含辛茹苦,独自一人抚养龙鳊。龙鳊长大后,继承了父母好善乐施的本性,热心公益事业,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受到昭陵百姓的普遍赞扬。
有一次,孤寡老人田叟在堂皇山下干活,因年老体虚,疾病在身,昏倒在地,奄奄一息。龙鳊见了,赶快将老人扶起,就近在冒出山泉的低洼处,接一捧水喂入老人口中。田叟喝了泉水后,立刻苏醒过来,精神大振。后来,田叟每次上山干活,都要到此喝一口泉水,长此下去,不知不觉中,竟红光满面,身强力壮起来,疾病消除了,皮肤圆润了,白发也转青了。乡亲感到十分奇怪,问其原因,田叟如实告知。众人大喜,一起行动,在泉水流出处凿了一口井。为铭记龙王一家的恩德,将此井起名为“龙王井”。
从此,昭陵人有了龙王井,饭香菜美,祛病消灾,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一口井,一段故事,承载着昭陵人世代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龙王井,是昭陵人心中的图腾,也是昭陵人怀揣的梦想。
我望着伸向井中的吸水管和挂在井壁用于舀水的瓢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似乎看到昭陵老街的不屈不挠,听到昭陵人谋求光明辉煌的铿锵誓言,打心底里祝愿这井永不干枯,焕发活力,持续将欢乐与幸福洒向人间!
昭陵的传说,美丽,动听,拨动心弦,植入心扉。昭陵的故事,说不尽,也听不完,常讲常新,百听不厌。它像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图,一首首精妙绝伦的歌谣,在青山绿水中萦绕,在蓝天白云中飞翔,在人们心碑中铭刻,在历史长河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