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刘文畅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11月20日,一场特别的餐叙会在芦淞区展开,辖区内7所中小学校长成了芦淞区委书记唐卫湘的“座上宾”。餐叙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齐心协力构建芦淞优质教育,打造美好教育品牌,让青少年在成长路上更有幸福感。
完善思政教育,亮出“红色品牌”
“以前更多是借着区领导来校走访时谈设想、提建议,而这次以餐叙的形式交流,感觉更加从容。”在多位学校负责人的印象中,区委、区政府组织餐叙会大都是政府部门与企业参加,而此次召集中小学主要负责人开会,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在餐叙会上,气氛热烈而融洽,每位代表都怀揣着深刻的教育情怀与美好的教育梦想,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成就与亮点,也坦诚地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希望利用好片区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做好家校共建,为学生打好‘红色根基’。”二中枫溪学校初中小学部党总支书记言格,重点关注了枫溪片区校园思政课建设。她说,芦淞区八叠党支部是株洲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八叠党支部旧址则是芦淞区第二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言格介绍道,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从建校起,就将八叠支部旧址以及周边烈士墓作为学校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少先队员入队仪式,都会到基地接受熏陶。2024年秋季,学校还开设了“八叠之光”德育校本课程,让枫溪的学生人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家国情怀。但她也发现,受教育基地空间的限制,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资源开发形式还较为单一。
因此言格提出,改进八叠党支部红色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基因。构建家校社教育共同体,整体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构建文明社区,为片区学生打造一个“红色文化”家园。
做强学段衔接,建设人才梯队
作为芦淞区辖区内一所“年轻”的学校,二中枫溪学校初中部办学两年多来,起势好、质量优,得到了辖区内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认可,近两届新初一人数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样的餐叙会,提升了大家对教育的信心,也是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人的礼遇与褒奖。同时,相比各校一对一的交流模式,这样可以站在全区和片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二中枫溪学校初中校长张艺说,接到活动通知后就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多校抱团发展,为学生规划一条更好的成长路径。
张艺认为,初中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承上启下”的阶段,具有特别的意义。而且,目前教育呈现“各管一段”的局面比较突出,因此很多学生从小学的3科到初中的7科,非常不适应。而枫溪学校恰好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那么既然有这样的优势,就要齐心协力让优势聚集起来,抱团发展。二中枫溪学校初中部可以充分发挥中间纽带作用,从六年级开始就做好小初贯通,并对上做好初高衔接。同时。发挥二中集团办学优势,做好横向贯通,让优质资源真正共享,造福一方百姓。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枫溪学校的教师们也得到了快速成长。
张艺补充道,学校中层干部和教研备课组长从零经验起步开始培养,目前,这支队伍稳定优质,能跟上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校会全面赋能这批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成长,让他们安心扎根芦淞教育热土,为芦淞义务教育未来发展做好干部后备人才培养,让芦淞教育未来充满朝气与希望。
各抒己见,助力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还有二中枫溪学校高中部党支部书记、校长颜真权,淞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欧燕斌,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东校区校长颜陈斌等7位学校代表受邀参加此次专题餐叙会,并分别发言。
“狠抓教育质量,让师生更有幸福感。”芦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礼辉感慨道,此次餐叙会体现了芦淞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全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美好教育。
唐卫湘认真记录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并对部分问题给予了即时反馈和初步解决方案。他鼓励大家,将此次讨论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芦淞区的教育特色,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和项目,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芦淞区将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解决教育领域的难点痛点,围绕“目标、品牌、定位、支持、安全”这五个核心关键词,全力推动芦淞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