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让菜园子“春色满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莹(女)指导农户安装智能设施。 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谢力峰 谢嘉婧

    气温止不住的下跌,风吹得头皮有些发麻,但攸县金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金其全然不顾,他紧跟着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莹,看她演示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要诀。

    一个月前,攸县发布了“公开遴选2024年设施农业项目实施主体”的通知,对高效栽植设施、农业生产设备、配套设施改造等,通过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予以支持,项目补助资金总计达180万元。

    “能不能进入项目的‘笼子’另说,设施升级了才能让菜园子‘春色满园’,增加菜农收益。”种了40多年蔬菜的肖金其,尝试过设施农业带来的甜头。早在两年前,合作社23个温室大棚建成并投入使用,当年年底攸县遭遇低温寒潮,部分蔬菜基地歉收,而肖金其的合作社时鲜蔬菜一茬接一茬,卖到了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价格水涨船高。

    今年,肖金其决定扩建温室大棚,安装智能控制设备,让种菜更精细、更标准。“手机一点,喷头一转,随时掌握大棚内的干湿度和肥力,光劳动力就减少了不少。”看着专家的演示,肖金其忍不住感慨。

    谭桥街道有“湘东菜仓”的美誉,是湖南省优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攸县蔬菜主产区。近年来,街道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亩,所产蔬菜畅销于周边县市,还卖到了长三角等地。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现代化农业设施支撑,当地蔬菜种植受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以保障,市场竞争力不强。

    对此,攸县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力求打破传统农业的发展困境。攸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发展设施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建议加快设施农业规范引导和提升行动。

    “我们将设施农业的区域布局、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及产业链开发,整体纳入特色农业产业建设规划,集中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企业和产业大户,推动更多现代农业设施在攸县落地生根。”陈莹透露,除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外,农业部门还加大了培训力度,引导农户主动投身农业设施改造。

    如今,智能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在攸县随处可见,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使得农业生产不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了全年稳定生产,让“菜篮子”四季不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