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毅通讯员/邓立平) 冬闲时节,醴陵市不少农民没有停下脚步,大家聚在一起,掀起了一股培训“充电”热潮。日前,醴陵市农村创新创业培训班、醴陵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相继开班,对27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进行免费集中培训。
来自醴陵市左权镇花桥村的汤新文已是第3次“深造”。此前,她将参加培训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上,并取得良好效果,其养蜂规模由3箱增加到50箱,养殖黑山羊由20头增加到80头,并带动当地20户脱贫户增收。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她思索如何做强品牌、拓宽销路。“此次培训班开的课,恰如给想睡的人送来了枕头。”汤新文说。
两轮培训,内容紧扣粮食安全主题,着力聚焦学员技术能力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三个提升”,精心组织专家,精准设置课程,精细创新方式,注重学用结合,以用为主,学用贯通,重在实用,包括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能力拓展与实习实操。
“既学了政策,又学了技术。”来自该市李畋镇泰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学员曾宪兵说,合作社种了800亩水稻,养了1600多头猪。“听了老师的课,收获蛮大,应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提升发展水平的信心更足了。”他说。
截至目前,醴陵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1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学员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