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市政项目都有降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威 通讯员/朱建轩) 记者昨从市住建局获悉,2024年度地下管线及市政基础设施修补测新增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测量,目前已完成4个市本级财政投资建设的市政项目竣工测量,节约财政资金约25万元。

    市政地下管线依附于城市道路而建,市政基础设施相关部件的分布位置与地下管线势必存在重合。2022年,我市将新增市政基础设施并入全市地下管线修补测项目并进行集中修补测。两套数据一同维护,同时采集建库、共同监理,既有效提高测绘效率,又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截至去年底,集中修补测已累计入库城市道路1292条,总长度1085.9公里,市政设施总面积36.5平方公里。

    这是数据采集端,再看数据应用端。当前,市住建局又牵头建设株洲“城市生命线”系统,有效避免第三方施工造成地下管线损伤导致安全事故。该系统建成后,全市所有地下管线的“数字地图”将实时可查。相关项目在施工前,将施工图纸与“数字地图”一比对,可有效避免施工“开盲盒”。

    绘制株洲“城市生命线”系统方面,市住建局已有相关数据积累。2011年9月,我市启动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及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市建成区156平方公里的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正与市城管等部门进行紧密衔接,若一切按计划推进,这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于今年底建成。

    渌口区:社区的

    “高柜台”变“连心地”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谭云林) 今年3月,渌口区渌口镇启动“去柜化”改革试点,伏波岭、向阳、接龙桥三个城市社区将原有传统柜台改为开放式服务工位,构建“零距离”服务模式,为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提供了有益探索。

    根据改革部署,三个社区拆除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原有的“银行式”柜台,将其打造成“会客厅”式的办公环境,让社区干部与群众之间不再隔着高高的柜台。同时,拆除柜台后空余出来的空间,增设沙发、书吧、复印机、饮水机、便民药箱等服务设施设备,把最中心、最舒适的场所资源让给群众。

    “高柜台”变成了居民有事无事都愿意来坐一坐的“连心地”,办事大厅既是服务大厅又是议事大厅、民情信息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办事的体验感,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关系。改革后,社区干部平均坐班时间降低37%,下沉小区、楼栋开展居民服务、引导居民自治的频次增长了40%。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