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明
通讯员/夏四亮
11月27日11时30分许,本该是吃午饭的时间,醴陵市阳三石街道立新村的村民却结伴而出。他们要去赶一场期盼已久的热闹,看重达2万多吨的桥梁,如何在空中转体。
70岁的丁建刚,年轻时是一名铁道兵,参与过许多大型工程建设。这几年,看着家门口的醴娄高速一天天建成,让他对“基建狂魔”这个时髦词,有了清晰的理解。
但听说长达130米、重达2.3万吨的醴娄高速上跨沪昆铁路桥,将以空中转体的方式进行架设时,他决定一定要来现场“开开眼”。
站在醴娄高速的断口处,看着与沪昆铁路平行,横架在空中的跨线桥,包括丁建刚在内的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机器、输出多大的马力,才能转动这个2万多吨的“巨无霸”。
12时40分许,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醴娄高速上跨沪昆铁路桥的转体架设施工,开始了。
让人意外的是,现场没有预想中的机声隆隆,也看不到推拉牵引的重型装备,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横架在空中的桥梁,确实在以肉眼难辨的微小幅度,进行着顺时针转动。
眼尖的人窥见了秘密:桥墩的底座上缠着钢缆,钢缆被一个不大的机器吞进去后慢慢吐出,带动桥墩缓慢转动,进而实现整桥的转体!
但丁建刚笃定,一个小小的机器,不可能硬拉2.3万吨,桥梁转体的秘密没这么简单。
中铁十二局醴娄高速KT1标技术负责人曾杨波揭示了秘密,该桥在基础施工时,安装了超大型转体球铰装置,以球铰支座为圆心,在千斤顶的顶托以及钢绞索的牵引之下,即可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转动速度很慢,大概是每分钟1.73°,顺时针转到104°时,桥梁就能精准对位。”曾杨波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在空中的转体桥,能明显看出发生了位移,10°、30°、90°……
80分钟后,桥梁顺利完成空中转体,现场传来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尽管早已成竹在胸,但在桥梁完成空中转体的那一刻,包括曾杨波在内的众多建设者们,还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还有5米的直线段现浇,以及一片梁体的架设,12月10日前,我们将完成这些工作。”曾杨波说:“这是目前省内高速公路上跨既有铁路最大吨位的转体桥。”
醴娄高速是上海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醴陵至娄底段的扩容项目,全长154.271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计划于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