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娜
通讯员/陈晖 郭淑珍
不动产登记,涉及个人产权保护、企业融资经营等诸多事项,关乎企业的获得感、群众的幸福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以问题为杠杆”,聚焦工业、商业、农村宅基地等领域“办证难”问题,持续推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跨省通办”“市域通办”,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办成了事
前段时间,邓女士萦绕心头多年的“心病”终于解了:拿到盼了28年的不动产权证书。
1995年,邓女士在天元区花园一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不动产权证办理一直“悬而未决”。问题,卡在办理手续不齐全、开发商现已注销等原因上。
“原本以为要去好几个窗口、跑好几趟手续,没想到在一个地方,交好相关材料就能全部办理到位。”邓女士说。
登记工作所遇到的许多难题,用常规思路、常规办法解决不了,困扰企业、群众和登记窗口三方,各地提速增效的探索从未停止,纷纷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对此,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解法是:窗口由登记中心领导、业务专家综合会诊、联合坐诊,共同应对办证“疑难杂症”。
这一解法,催生了几大大“变化”——
在服务主体上,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窗口采取“主任值班、科长接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解答、多方协调,纠正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向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去攻破。
在服务方式上,对处置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类,从盯着“一个点”到处理“整个面”,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
就拿邓女士的办证诉求来说,她将申请材料提交后,窗口综合协调员通过梳理甄别、分析难点,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后,由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相关科室科长组成专题业务会商会,第一时间为申请人指出解决方向,协助申请人多次对接街道办事处、法院、税务等部门,逐步理清产权的来龙去脉,摸索出解决该疑难问题的最佳方案。
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前段时间,市民陈菊花和记者分享了她的办理不动产证经历:2018年,她继承了其母亲位于茶陵的老宅,但因为资料不全, 再加上年事已高无法两地来回跑,办证问题曾经是她最头疼的事儿。但通过不动产权证“市域通办”,她拿到了盼了6年的“红本本”。
“我都不要去茶陵,证件就办好了,还能邮寄到家,太省心了。”陈菊花拿着不动产权证后,笑逐颜开。
便捷高效的服务背后,是后台数据的打通,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事流程系统性重构。
“个性化服务”,是近年来不动产登记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词,通过改革,以“小窗口”推动“大民生”。
破解多个“门”、多张“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形成“一盘棋”——
个性化打造“企业专窗”“市域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非公证继承信息采集室”等;迭代推出了“预约、上门、延时”等服务,全网域、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模式,让整个业务的办理时效再提速30%以上。
去年,株洲开通不动产登记多项高频业务“市域通办”,包含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预告登记等五大类12项高频业务,申请人只要提交相关材料,就能实现异地受理、属地审核、登簿、发证。“目的就是打破信息流通壁垒、推动数据共享、破解企业群众‘多次跑、来回跑’的痛点。”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从企业群众视角出发,政务服务重心向企业群众“需求侧”转变——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推出预售商品房全面预告登记及预告登记“自动转本”、不动产“带押过户”等多项服务,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以前办理新房不动产证,群众需要多次申请、数次往返。如今,在株洲,不动产抵押预转本登记,让明确购房人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转本登记时,可一并办理抵押预转本登记,无需重复申请,全程无需当事人提交任何材料,实现两个业务“无缝衔接”。
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活跃了二手房市场。今年,株洲常态化提供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带来两大变化:其一,适用范围从存量住宅向存量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非住宅领域拓展;其二,买卖双方的贷款银行可以不是同一家银行,实现了跨银行及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验收。
个性化服务给予群众更大的幸福感。“株洲总给我们惊喜。”陈菊花说。
政策助力解决“痛点”“难点”
6月25日第34个全国土地日,天元区嵩山路街道27区农民新村的60户村民,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这一难题的解决,源自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解决市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在城市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产生,涉及领域广,问题纷繁复杂。此前,株洲在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上多有成效,《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将范围扩展至农村宅基地、工业和商业项目、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等重点领域,力争解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问题。
如何攻破办证难“最后一公里”?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耕“工作项目化”改革,建立由局长抓部署,分管领导抓统筹,确权登记团队具体抓落实的专班机制,积极探索,分析研判,充分调查研究。
重点解决涉及国有建设用地上房屋开发建设主体缺失、用地手续不完善、未通过规划许可等系列问题;针对商品房、老旧小区、工业厂房、宅基地使用权面积认定农村村民房屋转移、农村宅基地上安置房等确权登记问题,提出56类化解处置路径……
今年3月,株洲成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拿到了《指导意见》出台后的“首证”;仅1个月,荷塘区西园商业广场项目的首批10户业主拿到了不动产权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摸排不动产“登记难”问题9640个,已化解8127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徐业伟表示,将继续推出更多创新服务举措,强化精准思维,以登记服务的“温度”,拓展为民办实事的“深度”,让真正高效办好每一件政务服务“小事项”,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