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易楚曈 通讯员/陈紫萱) “不用钻车底,一张‘CT’数据即实现火车轮对的‘望闻问切’。”近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铁道职院)创新研发的“智检无忧”轨道车辆轮对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在株洲机务段投入试用,该技术比传统人工检修效率提高近20倍。
“我家是开车辆技术维修店的,父亲常常需要在布满油污环境中维修车辆轮胎,稍不注意还会磕碰受伤,若有一种智能检测仪器自动检测车辆轮胎就好了。”抱着该想法,湖南铁道职院大三学生王雪瀑在指导老师左继红、王磊、刘丽丽的支持下,针对轨道车辆轮对的智能检测开始项目研发。
“轮对,是列车的‘腿’;‘腿’不好,路便走不好。”左继红告诉记者,其团队研发的轨道车辆轮对在线智能检测系统运用摄像头、传感器等多项技术对车轮实施动态监测。
“车辆进入维修车间那一刻开始,轨道两侧的几个摄像头就会自动竖起来,对每个车轮进行动态检测,布置在铁轨上的传感器则会收集各车轮踏面的磨耗数据,尔后通过数控箱的算法处理形成检修分析报告。“左继红介绍。
火车的轮毂检测是传统人工检修中的“老大难”。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王雪瀑和小伙伴、指导老师多次开展“头脑风暴”,想出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解决技术难题。“我们向厂家定制了高规格玻璃,而摄像头在传感器检测到车辆驶入振动,才会自动弹出防尘盒,这样就避免了内外温差导致镜头起雾的问题。”王雪瀑告诉记者。
“这群学生挺有创意,也能吃苦耐劳。为避免铁轨磁场影响数据的精确度,整个寒暑假都泡在机务段里,反复调试各项设备。”指导老师王磊表示,如今该技术已日趋成熟,项目也与中车等两家大型企业取得合作意向。未来,他们将继续研究轨道车辆受电弓的自动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