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频频背后 株洲的考量与收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正明

    每场盛会,对城市而言都是一次新机遇。‍

    11月15日,2024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株洲举行,一批院士专家、行业大咖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工业软件前沿热点,携手构建工业软件发展新格局。

    而就在不久前,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首届株洲国际赛车运动周系列赛事、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领域专业赛、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国际博览会、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一场场高规格展会、赛事在株洲轮番登场。

    接二连三的盛会落户株洲,既是各方对株洲文化根基、产业基础的充分信任,也是株洲以会为媒联系各方、推进产业发展的重大舞台。频频举办盛会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有哪些特点?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近来在株洲举办的这些盛会、赛事有何特点?

    国际范十足。北斗峰会、瓷博会、国际赛车运动周……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赛事,成为株洲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生动缩影。

    以北斗峰会、瓷博会为例。北斗峰会吸引了25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其间举办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论坛、中非北斗合作论坛等活动;瓷博会吸引国内10个省份和德国、英国等13个国家的300余家展商参展,借助“Let'瓷购”海外直播,同步向海外推介醴陵陶瓷,彰显出浓浓的国际范。

    嘉宾规格高。一场盛会的含金量,往往可以通过出席活动的嘉宾这个“窗口”来观察。最近参加株洲盛会的嘉宾们可谓是星光熠熠。

    据知株侠了解,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等9位两院院士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董事长张冬辰等行业“大咖”,成为北斗峰会的座上宾;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等专家,在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湖南17家省属国企,有14家的“掌门人”参加国资国企走进株洲活动。

    专业化程度高。办会,株洲主打一个“专业”。

    比如,聚焦产业发展,株洲举办了北斗峰会、服博会、瓷博会、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国际博览会等盛会;聚焦前沿技术,株洲召开了中国硬质合金70周年特邀学术报告会、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等盛会;聚焦专业领域,株洲举办了现代物流招商大会、金融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会等。

    社会关注度高。人气是衡量展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气满满展现株洲盛会的精彩。据知株侠了解,为期3天的北斗峰会公众开放日,吸引了全国25.26万人次观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北斗峰会开幕盛况,其单条视频全网传播量超过1.2亿次。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竞相报道,400多家境外权威媒体跟进转载,全网点击量超22亿次。

    收获了什么?

    实践表明,城市与盛会,是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共赢。

    盛会是聚集高端资源的平台,尤其高层次的盛会对地方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上海的“进博会”、北京的“链博会”、广州的“广交会”,无不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系列盛会给株洲带来了哪些收获?

    首先是展现了城市形象。盛会让株洲有了充分展示城市魅力、发展活力、未来潜力的绝佳窗口,使各界人士更加了解株洲、向往株洲,为众多人才、企业来株兴业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北斗峰会就是很好的例证。借助这一国际展会平台,株洲城市的美誉度,特别是株洲北斗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国家部委、院士专家、企业等各个方面,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蛮认可到真心支持。知株侠获悉,今年峰会落幕后,多家北斗领域头部企业主动联系株洲寻求合作。

    其次是深化了全方位合作。梳理这些盛会,合作是共同的高频词。这既是东道主办会的重要初衷,也是与会者一致的强烈愿望。

    知株侠注意到,不少来株参会的企业,是株洲熟悉的老朋友,深化合作的意图明显。比如,宏景智驾与株洲合作开发“天猿”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其股东沙特阿美公司希望与株洲在国际顶级汽车赛事品牌打造、先进制造、物流通道建设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近年投资株洲企业中晟全肽的鼎晖百孚资本,明确表示将派驻专业团队,在株洲一线搜寻、挖掘好项目,进一步投资株洲。海聊卫通希望结合株洲北斗产业集聚优势,打造更多“北斗+”应用新场景。

    再者是推动了一大批项目签约。可以看到,一系列盛会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项目签约落地,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比如,国资国企走进株洲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株洲市政府分别与省国资委及6家省属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株洲有关单位与央、省属企业签约14个项目,总金额111.9亿元,涵盖科技、制造业、能源、金融、农业、水利等领域。

    在此基础上,系列盛会的带动效应、溢出效应也越来越凸显。

    背后有何考量?

    密集的盛会让人眼花缭乱,但背后的战略考量却十分清晰。

    一方面是做强产业。

    株洲被誉为“中国硬质合金产业的发源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硬质合金科研、生产、经营和出口基地。

    服饰产业是株洲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在中国服饰板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正加快提质升级。

    醴陵陶瓷是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正朝着千亿产业加速迈进。

    当前,株洲正抢占北斗应用、工业软件、功率半导体等新赛道,努力化解“缺芯少魂”困局,天边的北斗正成为身边的北斗。

    知株侠梳理发现,近来举办的系列盛会指向非常明确,聚焦北斗、硬质合金、服饰、陶瓷、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以及与产业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现代物流、资本资金等关键领域,以“会”为媒,树立行业权威、搭建创新平台、集聚资源要素、招引生态伙伴,助力株洲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是共享机遇。

    盛会搭建平台、创造机遇,为促成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条件。众多盛会的成功举办,是各方了解株洲、投资株洲、深耕株洲,共享现代化新株洲建设新机遇的有力证明。

    机遇在哪里?从总体来看,株洲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工业底蕴深厚、创新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整、交通区位优越、营商环境优良,是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主力军。

    从发展态势看,今年前三季度,株洲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第一。

    具体到产业上——硬质合金产业集群入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株洲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达4个,稳居全省第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1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9.4%;中车株洲所登顶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榜首……

    这样的机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商人发现与把握。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一场场盛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和宝贵机缘,必然会全方位提升株洲的城市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