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 现在是买房的最佳时机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王娜

    编者按

    降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政府直接介入去库存……今年秋天,中国楼市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加持。自上而下,一切围绕“楼市止跌回稳”的动作,迅速而远超预期,市场反馈立竿见影。株洲也不例外。不过,这座产业强势、潜力独特的“制造名城”,过去几年使出浑身解数挣脱土地财政、冲刺“保交楼”,在眼下历史级的市场窗口期、发展价值观回归至理性轨道上后,抛开纷乱的金融大词,去伪存真,我们该在怎样的常识框架内看待株洲楼市?今日起,本报推出两篇分析性报道,力图在常识范围内切中肯綮,提供认知维度,供大家参考。

    对普罗大众来说,买房的投资属性是:选择一个地方开启一段日子——投资一段人生。

    剥开地产业层层眼花缭乱的信息外套,以一个朴素实在的长期主义者眼光透视内核,无非看这地方三个关键:经济支撑、宜居便捷程度、政策及价格现状。

    两年前,“秦朔朋友圈”关注到株洲,发了篇名为《一座中部小城,何以坐拥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长文,在网红城市大行其道的今天,作者感叹株洲“实力远超名气”。

    如果现在不重提如下信息,它们可能继续鲜为人知:株洲是北斗应用主要承载地,国产大飞机、复兴号、全球功率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深海机器人、盾构机等等,海陆空地外太空,国字号的高精尖,都有株洲造。

    这就是株洲的根和增长密码:先进制造业及其孕育的城市产业生态。正因如此,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城市才有底气喊出那句口号:先进制造业当家!

    也正是凭借这一独步中国三四线的经济支撑,在过去几年楼市地市坠落期,虽然过程万分艰难,株洲还是挣脱出了土地财政,尽量掉头。数据显示,2023年株洲制造业税收突破100亿元,占税收比重突破40%,税收增长“第一动力”作用持续彰显。

    同样,青年才俊用脚投票,确保了这座城市的长期竞争力。去年,株洲仅田心片区主机企业的人才净流入就由2021年的687人增长到今年的2117人,增长3倍多。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考验着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原来一谈及此处就动辄扯到资金。不能说完全不对,只能说片面——城市公共配套本质上考验的是地方治理为民情怀。

    客观地说,这些年来,株洲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不少。火车站改扩建、新华桥、石峰大桥东西匝道等一些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项目都解决了;交叉路口、小街小巷、小游园等城市“微改造”也在有条不紊推进。

    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很难得出好坏定论,但决策层的治理思路总能有个对比。

    “将心比心,解决一件件小事,坚持干几年,株洲变化一定更明显。”

    “幸福株洲在市民的个人感受中,每件小事都是关乎市民主人翁地位的大事。”

    “细节决定温度。每个在株洲的人、来株洲的人感到心头热,株洲才会‘热’。”

    ……

    这是去年株洲市委一次关于民生工作高规格调研座谈会上,一众市领导的先后发言。换言之,这几年株洲的民生实事落实力度和预期,远超以往。

    最后来看政策跟价格现状。

    国庆节前株洲出台公积金与楼市新政“双十条”,“跨区买房不算二套”等一堆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布,有楼盘七天卖出近百套房。

    价格会不会再降?

    多位房企负责人给出的回应都是“大家都在以最低价销售,行业内现在的价格已是降无可降”。

    此前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3年调整的房地产市场已开始筑底。

    看支撑,产业聚才效应明显;看政策,已经历史性见好;看楼市,显现筑底反弹迹象。在株洲,或许现在就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