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予
荷塘区月塘街道盘活资产,将闲置的原电焊条厂办公楼变身为月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据《株洲日报》11月15日报道)。城市“冷资产”被赋予了新生命,不仅为老年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也让闲置资产“活”了起来,为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政策向“新”一步,改革向“深”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必须用好政策指导,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想新招,对闲置资产、老旧建筑、未充分利用的物业等进行重新利用,提升其市场价值、使用效率和经济回报。
“有中出新”,盘出经济发展增量。11月11日,据湖南新闻联播报道,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张家界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大庸古城,沈晓明步行察看古城规划建设运营现状,要求盘活存量资产。巨资建设的旅游景区,本身就具有资源和价值,要“出新”,则需要改变传统模式,进一步与需求接轨,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深入研究可持续、有效益的运营机制,引入改革思维,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盘活闲置资源。
“变中出新”,盘出群众生活幸福感。除了荷塘区将老旧建筑改造变身之外,还有多地将空置幼儿园改为养老院,探索“幼转老”“老幼共托”的实践。在老龄化社会加剧,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园都在积极求变。这些盘活存量资源的新办法,既满足了群众生活之需,又解决了民生痛点,既是养老市场与幼托市场转型的共同需求,也是优化调整资源布局的前瞻性举措。
“转中出新”,盘出乡村振兴新动能。近期,渌口区发布乡村振兴青年创业“招募令”,拿出40栋闲置房屋资源,吸引创业者通过房屋流转、房屋短租、与村集体合作入股等方式,来当地大展拳脚。星空帐篷,烧烤露营……年轻人的加入,为乡村生活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乡村特色资源亟待深度开掘,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淳朴的田园生活,都是乡村独有的吸引力。从政策上发力,鼓励年轻人以创新和融合思维,进行多维度开发,给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
这一个个脱胎换骨的案例告诉我们,只要肯想办法,“沉睡资产”也会变成“增收活水”。关键在于用灵活的思维另辟蹊径,不断探索和尝试,紧盯问题,集中智慧寻找破解之道。以灵活智慧盘活存量资产,地方的“含新量”不断增高,发展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