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下码头 曾经繁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尹运中

    西门下码头地处攸城西街与攸县洣水一桥的交接处。新中国成立之前它叫谭家码头。与西门下码头相距不远的地方,如今还有个名叫谭家老屋的小区与之毗邻。谭震林同志便出生在谭家老屋。西门下码头旧时之所以被称为谭家码头,是否与此地曾是谭氏子孙繁衍生息之地有关,不得而知。

    攸县旧时县城洣水河段共有三个码头。一个是西门下码头(谭家码头),一个是铜仁宫码头(上世纪90年代前是攸县船运公司所在地),一个是学门前码头(即南门码头,县体育场正南面)。清时全县码头众多,唯有西门下码头属官渡,其它码头都属义渡。西门下码头旧时一直处于茶攸官道上。由此渡河沿茶攸官道向南可至茶陵、炎陵等县,由茶攸官道折身向西南则可出安仁至耒阳等地。

    西门下码头旧时用青砖与青石板砌成,其遗迹直到2009年修建滨江大道之前还存在。

    西门下码头周围地区,从前十分繁华。这里商铺林立,酒肆遍地。建筑大都为青砖灰瓦、四坡屋顶,显得古色古香,充满年代感。这里成片的古建筑大概在1967年修建洣水一桥时全被拆除。

    (一)

    古时船舶是首要的交通工具。在水运业十分发达的古代,西门下码头是古城一个地标式存在。这里船来船往,人流如潮。攸县与茶陵、安仁等地往来民众和货物交流主要依赖此渡口完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攸茶与攸安两条公路的建成,攸县开始朝公路运输的方向发展。而西门下码头正好处于攸茶公路(106国道前身)的要隘之地,这使得它的交通枢纽作用更显突出。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1637年进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旅游。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陪好友静闻经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前往云南鸡足山供奉后者用心血抄写完成的《华法经》。当年春节期间,徐霞客由江西入茶陵,正月十八日于茶陵黄石铺晨餐后沿茶攸官道向西北行二十里,到达茶攸边境的珠玑铺,当日中午,过洣江进入攸县县城,夜宿学门前。而徐霞客此次便是乘舟过洣江后经西门下渡口入攸城的。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路运输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当时攸县的运输任务主要仍靠船舶来完成。这一时期,西门下码头与河对岸的西南码头成了物资进出的重要转运场,它们周围地区竹木、粮食、煤炭等物资常堆积如山。两岸的码头附近都建有汽车站。洣河南岸谭桥社区小学以前民间称之为南站小学。

    (二)

    西门下码头就如一部时光机,刻录着古城的许多往昔故事。

    据古人笔记记载,旧时西门下码头盛况空前:江中高桅行帆,百舸争流,码头边泊舟篙如林,人声鼎沸,江岸上人来车往,货运不歇。

    清时,西门下码头对岸的谭桥社区叫做黄甲洲。春日,黄甲洲万木吐芳,群花争艳。城内读书人常常从西门下码头乘船渡河到对岸黄甲洲踏青赏花。当时有个叫蔡上宰的读书人写了首名叫《黄甲洲春泛》的诗,便记录了这种情况:

    看花出廓眼偏明,黄甲洲前春浪生。

    宛委斜通春涧曲,澄泓直上石桥平。

    隔行箫管青兼壮,逐浪凫鸥避相迎。

    安得同舟依李郭,飘然人望欲先行。

    1926年是中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份。这年6月5日,从渌田方向疾行而来的叶挺独立团北伐战士跨过架设在西门下渡口的浮桥,顺利地冲入古城,打垮了驻扎在城内的吴佩孚守军,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高高的城头。

    1965年5月21日,西门下渡口见证了一个让历史为之惊叹的时刻。那一年,伟人毛泽东在离开他亲手开创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38年后,决定故地重游,攸县便成了他此次行程的必经之地。当日下午4时许,伟人毛泽东与随行人员所乘坐的十多辆小车在汽轮的护送下,全在此渡口登上汽轮过河上南岸,然后向茶陵方向疾行而去。

    伟人过河时,凝视着滔滔的洣水,面色凝重,深情地说:“洣水上面应该架座桥。”两年后,在伟人经过的西门下渡口,攸县洣水一桥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洣水攸县段没有桥梁的历史。

    (三)

    随着洣水一桥的通车,攸县的公路运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水运业仍然发达,也在这一时期,攸县的物资局、公路局与搬运公司等单位陆续搬至西门下码头附近,西门下码头的交通中转枢纽地位不但没有被取代,反表现出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1971年,随着湘东铁路(醴茶铁路)的建成,攸县的铁路货运迅速崛起,西门下码头物资集散地的功用被攸县火车站所取代,运输上一枝独秀的局面不复存在。从那以后,攸县汽车站、搬运公司、物资局等单位也相继搬离此地。西门下码头附近河段千帆竞发的局面也随之消失,只有水上客运业仍在勉力维持中。

    本世纪之前,攸县洣水下游地区的桐坝、马子陂、阴山港与泰和的民众多乘坐船运公司的客轮,或者,干脆自驾木船往返于县城之间。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游地区的菜农常常清早驾着木船逆水而上,至码头将船儿泊好,而后从船上挑起一担担盛得满满的萝卜、黄芽白等蔬菜跨上岸来,再拾级而上,待登上最后一级台阶后,稍喘口气,接着便挑着担儿,迎着晨风和朝阳,迈着沉重的步子,沿着街道,向着老城的深处走去。他们浸透着汗水的背影映照在早晨沾着露珠儿的清冷街面上,镌刻在时代记忆的画册里,成为那个年代留在人们头脑中一个深刻且无法轻易抹掉的特殊记忆。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乡村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趋现代化和多样化,农村百姓进城办事变得便捷多了。他们常常骑着摩托车、电动车,或者自驾小汽车、搭乘公交,沿着宽阔的乡村公路来县城办事。于是攸县的水运便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大约从那时开始,西门下码头乃至整个洣水流域,船儿这种伴随了人类几千年的交通工具,便渐渐离开了民众的视线,最终彻底隐匿于历史深邃的巷道中,成为人们头脑中零星的残破记忆。

    2009年,又因修建滨江大道的需要,西门下码头正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那年它在挖掘机隆隆的轰鸣声中被拆除。从那之后,它不复存在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