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区古岳峰镇人大专干 郑颖珊
“古岳峰镇建设集中供水站,缓解季节性缺水难题,人大可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呢。”几天前的晚饭后,看着往来家门口的集中供水站取水的村民们,同事向我介绍起背后的故事。
2022年7月至当年底,渌口区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位于“衡邵干旱走廊”末端的古岳峰镇农业生产、居民饮水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旱情,古岳峰镇党委政府协调7辆送水车供各村轮流使用,对各村进行摸排登记,并制定送水路线和时间表,可由于用水群众多、送水路线多、时常发生群众等水时间长、送水到家时群众外出劳作等情况,引发村民不满,投诉时有发生。
镇人大意识到,全镇历来存在秋冬季季节性缺水问题,2022年适逢大旱导致问题更严重,送水过程艰辛且治标不治本。为破解这一难题,镇人大联系多名人大代表,开展入村走访调查。
走访中发现白壁村有一口古井,历经百年,从未干涸。了解情况后,镇上立即对古井进行了清淤和修缮,并在距古井100多米处的村道旁建立简易供水点,采用自动化抽水设备,将井水抽往供水点,确保村民就近取水、安全取水,保障水源干净。
这一举措得到了周边群众一致好评。有了试点成功的经验,更大范围推广提上日程。镇人大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走访调研后,邀请水利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去年2月在古岳峰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将建设集中供水站票决为当年民生实事项目,并作为全镇最重要的民生项目予以推进。
在古岳峰镇人大的督促和监督下,半年多的时间,全镇陆续建成了26处集中供水站,彻底解决了村民季节性缺水难题,实现了村民随到随取的用水自由,镇村干部也从繁重的送水任务里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上。
我听着同事的述说,深受触动。在这乡村的一隅,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们,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默默付出,也收获了群众的掌声,工作的意义也因此更加具象化。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邓伟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