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所进门口,机车头式样的老门楼
株洲所园区内,保留下来的大型不锈钢雕塑“时代与运动”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所”)的进门口,有一座不起眼的老门楼。斑驳的墙体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遒劲有力的“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几个大字赫然可见,与旁边现代化的科技大楼相比,显得那么古朴,似乎在诉说着这座门楼的悠久与厚重。
据株洲所的老人们回忆,老门楼建于1985年,是随着株洲所从田心东门搬入茅塘坳时同步建成的。门楼是一个机车头的造型,本来与围墙相连,远远望去,就像一列行进当中的电力机车。
从甲级楼到茅塘坳,沐浴着改革的春风,1984年,株洲所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直到2005年,新的科技大楼要兴建,门楼和围墙的去留,便成了一个取舍的难题。
解题最终达成了一致,围墙被拆除,因为株洲所人对门楼有着深厚的感情,门楼的存在,代表着过去一段不舍的记忆,机车头式样的门楼被保留了下来。这座老门楼,也成了株洲所人的改革的勇气和智慧的见证。2012年,老门楼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为“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
与门楼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广场上一座命名为“时代与运动”的大型不锈钢雕塑。这座雕塑高3.5米,长7米,两端延伸出细长的钢条——一端直指云霄,象征着科技工作者仰望星空,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大胆畅想;一端指向大地,予以株洲所人脚踏实地,潜心钻研的学术品质。这座雕塑,如今也成为很多来株洲所参观的人的打卡地。在外人眼中,这也许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塑。但对株洲所人来说,这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图腾,是融入血液的文化因子。
时代在前进,产业在迭代。这座门楼和这座雕塑,见证了株洲所一段难忘的历史,也见证了株洲工业的发展和壮大,这也许是使命与初心的一种昭示吧。
(来源:“美丽株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