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季寅
大杰伯伯离开我们20周年了。作为亲人,我觉得是时候、有必要为他、为家人、为后人写点东西。
2004年学术期刊《测绘通报》第6期发布一则简讯:“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测绘教育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刘大杰先生因意外不幸于2004年6月3日逝世,享年64岁……刘大杰教授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为我国测绘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逝世是我国测绘界的一大损失。”
(一)
大杰伯伯是家人的骄傲和家族的榜样。他的父亲刘炎是茶陵一中的老师、总务主任,母亲陈晚霞是小学老师,毕业于攸县师范学校。可以说大杰伯伯生长在书香门第。他还有四个弟妹,大明、大英、大忠、大成。我母亲刘晚花是他的表妹。因为母亲坚称自己是留在家里当儿子的,并说与他是兄弟,所以我称呼他为伯伯,而不是舅舅。
大杰伯伯的父亲在1958年就过世了,作为家中长子,伯伯那时上大学(不用交学费)还要设法挣钱补贴家用。参加工作后,他将大部分工资交给母亲,帮助抚养弟妹直至成人,以至于自己三十多岁才结婚。
大杰伯伯的妻子比他小10岁,是茶陵老街邻居家的女儿,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他工作很忙,很敬业,但是常常牵挂家人,时常写信给姨奶奶,有时间也回来看看。每次姨奶奶谈及他,都满脸的自豪。我们为了姨奶奶的健康,没人告诉她大杰伯伯已先她离世。2005年,95岁的姨奶奶过世时,似乎冥冥之中感受到大杰伯伯的不祥。
大杰伯伯对于我来说既亲切而又陌生,亲切是因为母亲讲得多,陌生则是因为见面次数并不多。记忆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春,他回茶陵探亲,虽已63岁,但学校因工作需要并未批准其退休。他多年没回家,我陪他看了茶陵古城墙、茶陵铁牛、茶陵一中等地,他非常高兴。不想,这次见面竟成永别。2004年6月噩耗传来,我们整个家族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还不到64岁,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突然离去了。
(二)
大杰伯伯是著名测量学家、测绘教育学家,这是同济大学和测绘界给予他的高度评价。
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他在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五年制本科学习。1962年9月作为优秀学生留校任教,先后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工程测量系助教,大地测量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学科专长是测量数据处理,能熟练掌握德语和英语。1991年2月任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杰伯伯长期从事测量数据处理和卫星大地测量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近代测量平差理论和方法、GPS卫星定位的数据处理、GIS空间数据的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卫星定位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和整体大地测量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大杰伯伯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上、国家测绘局项目4项以上、国家土地局项目2项以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多项。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的测量数据处理和卫星大地测量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大杰伯伯学术厉害我听过两则小故事。一则是抗美援越战争时期,越南专家辗转找到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当时还很年轻的大杰伯伯,请求他解决涉及战争的测量数据处理问题,据大英姨娘说,大杰伯伯看完问题后,极短的时间就解决了。第二个是我亲耳听到同济大学教授讲的。他说:“大杰教授是测量测绘界的权威和泰斗级的人物,他在的时候,别的数据处理专家不敢来同济大学讲学,怕有班门弄斧之嫌。”这虽是溢美之词,也包含了同行对伯伯的尊敬之意,从侧面也说明了大杰伯伯学术业务之精湛。
最能说明大杰伯伯的学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莫过于同济大学1997年3月15日推荐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时的推荐意见:“刘大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专家,多年来,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和卫星大地测量领域内取得了创造性的成绩,刘大杰教授在大地测量平差理论和方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作为主要执笔者编著的《广义测量平差》《控制网测量平差》和《测量平差基础》等著作及许多论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九十年代,刘大杰教授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主持标志了实用价值很高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在国内外得到了推广,对GPS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大杰伯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领导、有企业家、有知名学者,其中不乏院士。他的突然离世,令人猝不及防,他的学生、朋友从四面八方来到同济大学悼念他。此情此景,在悲伤中,让亲人感受到有一些暖意!今年6月3日,来自欧美和日本以及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数十人奔赴上海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哀思伯伯逝世20周年。时隔20年,竟还有这么多的学生、朋友自发地为他开追思会,这的确难能可贵。
2024年10月底,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召开之时,我又想起了我的伯伯刘大杰。正是有像他这样一代又一代测绘专家的努力,我国的北斗规模应用才能像今天这样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斯者已逝,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