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立体头架定位。通讯员供图
近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帕金森病团队成功为一名饱受帕金森病折磨长达6年的患者袁先生,完成了首款可充电、3.0T磁共振兼容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的植入手术。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在神经调控领域实现了“0”的突破,也标志着帕金森病团队管理形成了闭环。
患者病史
患者袁先生,现年68岁,自6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以来,一直饱受运动迟缓、肢体震颤等症状的困扰。他曾多次前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就诊,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持续加重,服用抗帕金森药物的疗效也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用药后异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医院帕金森团队在经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后认为,袁先生的药物治疗效果已明显下降,并出现了严重的症状波动。单纯依靠药物已无法有效改善他的病情。因此,根据他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团队决定为他实施脑起搏器手术,这是当下合适的治疗方案。在与袁先生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了植入“可充电蓝牙可感知+3.0T磁共振兼容”的新型脑起搏器。
新型脑起搏器的优势
脑起搏器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术后,袁先生的运动迟缓、僵硬和肢体震颤等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袁先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在神经调控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飞跃。
新型脑起搏器的引入,为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的神经调控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款脑起搏器不仅融合了先进的感知与调控技术,还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患者可以在开机状态下进行3.0T核磁检查,无需担心关机后抖动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问题。这实现了全身部位无差别的MRI检查,使疾病诊断不再受限。
帕金森病专业诊疗团队
在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主任张建武与神经外科科主任蒋祁携手引领,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等多个科室的资深专家医生紧密协作,共同组建了专业的帕金森病团队。他们创建了帕金森病一体化全程管理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从横向(多系统受累与多学科协作)到纵向(全病程一体化管理)共同治疗帕金森病,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2022年4月成立以来,帕金森病团队已经服务了30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秉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让更多的患者少走弯路,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相信这一创新设备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通讯员/李锦)